台灣媒體一片弱智,是記者和編輯太年輕嗎?

打回現實 wrote:
是新聞台的高層 全部都是老屁股
年輕編輯寫有營養的東西,都會被擋下來... (恕刪)

不積極配合的後果,
下場應該會是 屢遭上面刁難、分配的路線差、考績低、甚至最後沒工作。

傳出還有不同媒體的主管間,
還會蓄意打聽離職員工去哪裡?
然後提示對方媒體「不要錄用」,
展現「跨媒體合作」。

不過台灣媒體的表現不好,已經被稱為 集體弱智
這一代的媒體老闆、高中層 都脫不了干係,
卻還要形塑媒體圈「思想大一統」,
驅逐另類者,
長期以來 已聽聞不少媒體人轉業離去,
只能說是 台灣媒體怪象。
你以為記者寫得內容 上層都不用看過 就能刊出???

不用迎合上層的口味嗎??
cckm wrote:
羶色腥路線剛開始時,
國內媒體還偏保守,而且政治狂熱掩蓋一切,
更重要的是網路還沒那麼發達,
所以媒體走這個路線會吸引許多讀者.
但是多年過去了,隨著無所不在的網際網路,
再聳動再羶色腥的新聞都隨手可得.
這種風格的新聞,門檻很低,媒體想進入也沒啥難度.

提升品質才是不容易的事,降低格調有啥困難可言?
舉個例子,有篇署名為某教授的評論文章,
裏面引用另外的資料,
竟然把原出處作者稱為「筆者」,
這事在從前會被人笑翻,
現在還有人在乎嗎???


通篇看下來, 其實樓主的訴求就只是要 "有深度 有內涵 有品質" 的新聞報導, 我的解讀對吧?


娛樂 醜聞 八卦 剝削性 腥羶色 的小報新聞風格的始作俑者是 "美國",
1980年代中後期開始, 宗毓華的先生莫瑞·波維奇的節目"A Current Affair"是始作俑者.
美國觀眾也很愛看, 才會大行其道,
(當時最夯的新聞: 某對好萊塢兄弟謀殺了他們當電影製片的父母)

美國大眾並沒有比我們更有國際觀更聰明更注意時事時勢,
"大眾"走到哪, 一樣都是"大眾"~~

然後又有 Fox 羅傑艾爾這樣的梟雄出現 (我發現他長得很像某位大大),

總之, 我懷疑黎先生是從美國學習取經如何辦報的.

其實, 什麼 "今生必去景點/餐廳", "你不可不知關於瑜珈褲的五種知識" 諸如此類的標題法, 都是從美國先出來的.
Disinformation by Misinformation. @-@??
古畑任天堂 wrote:
通篇看下來, 其實樓(恕刪)


是啊,那種“五個你必須知道的事”,或是“十雙必買潮鞋之類”的標題,當初十年前我是從美國網站那邊看來的,然後香港、台灣才學過來,導致現在都在那邊“五個、十個,還二十個咧”

狗仔那些也是學歐美的,剛開始是好萊塢那邊記者跟拍明星,歐洲那邊是跟拍皇室、明星,後來台灣跟香港也流行起來,亂拍亂拍的,然後一堆明星就爆了。如今蘋果日報被抓,那一票明星應該高興才是。
古畑任天堂 wrote:
通篇看下來, 其實樓主的訴求就只是要 "有深度 有內涵 有品質" 的新聞報導, 我的解讀對吧?

樓主說的重點比較偏向職場政治學................
pc1200 wrote:
不過台灣媒體的表現不好,已經被稱為 集體弱智,
這一代的媒體老闆、高中層 都脫不了干係,
卻還要形塑媒體圈「思想大一統」,

從前的媒體多少還有自我期許,
現在主流媒體不是向政治靠攏就是日益低俗化,
畢竟能生存下去才是第一要務.
如果要回到早期以專業為自我期許的環境,
現在許多記者的能力可能都跟不上....................
因為讓群眾看一些沒營養的
自然也就不會太聰明
媒體治國阿~~~
沒有人的地方哪裡都是天堂
wei1234 wrote:
台灣媒體一片弱智
這標題下的太好了!!每天看新聞真的很受不了、錯字一堆、還一堆網路用語:一秒嚇呆、秒回、神救援,白癡

"今生必去景點/餐廳", "你不可不知關於瑜珈褲的五種知識",
如果是編輯台評選,
以媒體招牌擔保,
而不是收錢後,卻不明白標示的業配,還可接受。

台灣媒體的問題可能比「景點/餐廳」還嚴重。

有一種隱形的傷害是「媒體人 朝向黨工化」。

不少媒體人自詡扮演「政黨側翼」、「政治宣傳機器」,
因此什麼媒體,是什麼顏色?很多人都能一一列舉。

傳出媒體基層 若沒向上面表態,即便中立,也可能被貼上負面標籤,最後希望你知難而退、離開,因為報導不符政黨文宣利益。

在「綠媒只想雇綠黨工、藍媒只想聘藍黨工」下,
台灣媒體的可信度 剩多少?

一顆藥丸,是良藥,還是砒霜?
當民眾看了愈多家不同媒體的描述,愈難明白真相。
pc1200 wrote:
最近聽到一種說法,指...(恕刪)

教育問題
pc1200 wrote:
"今生必去景點/餐廳...(恕刪)


所以看來我的解讀沒有錯, 追根究柢樓主的訴求是要求要有 "有深度 有內涵 有品質" 的新聞報導.

那就要自備過濾器阿, 樓主你要的 "有深度 有內涵 有品質" 的新聞報導, 鬼佬鬼婆的頻道都有~~

既然說到這, 多扯一點好了, 說真的, 也沒有任何不敬或要引戰的意思, 我在別版有看過一句話說: "人缺什麼就找什麼" <-- 其實這又是一句口號, 一句廢話, 幹話, 邏輯話術. A不必然會導致B, B的起因也未必就是A. 最會講這種幹話的就是二戰時德國的 "元首" 和他們的 "宣傳部部長"

(對了 順便扯一下, 昨天才發現的, 原來古希臘人和古代中國的人是一樣的, 把自己以外的別人都看成是野蠻人~)
Disinformation by Misinformation.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