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吼吼~~ wrote:
這個狠字用得非常好
先是不經過旅客同意就把旅客拿來當籌碼,談不攏後就煽動旅客把矛頭都指向資方瞬間變成免費的武器
最後公會及其成員卻不需要付出什麼代價,確實是非常狠的招數
他們的勞權跟旅客無涉,那罷工爭取勞權幹嘛經過旅客同意?
你要知道一件事
事情會演變到這地步,就是該談的都已經談完,然後全都失敗
事情已經到了不再講情面,只講法律跟手段的地步
這時候當然是招有多大就開多大,不然對方幹嘛理你
你說他們這樣搞不需要付出代價?
這未必哦...
旅行社的人就已經在不爽了
旅客也有聲音了
當然台灣的罷工很難演變成像歐洲那樣暴動收場
其實你知道嗎,歐洲人雖然支持罷工爭取勞權,但也不喜歡暴動發生
一旦罷工者使用了暴動手段,民眾是會支持警方武力鎮壓的


個人積分:2017分
文章編號:89055613
吼吼吼~~ wrote:
「資方才是問題的起源,而你卻去怪罷工的勞方?」
今天不管是資方說發了六個月年終是假的還是勞方不滿薪水太低
這是勞資雙方的問題與旅客並沒有任何毛的關係,也不是旅客要求資方要發多少錢,這句話你不反對吧?
既然旅客是沒有關係的第三方,那麼問題的癥結點在於
「勞方拿到罷工准許後是不是一定非得要在24H前公布」「勞方是不是“非得”要將大多數的旅客拖下水並且造成損失」
這兩點都是公會及勞方可以選擇的不是嗎?不是有人拿刀拿槍逼著公會一定要這樣做嗎?
既然有得選擇提前公布讓旅客有機會將損失降到最低,為何不做?不做的理由是什麼
唯一的理由就是「會造成籌碼變少導致談判困難」,換句話說勞方把自己的利益凌駕於第三方並試圖讓第三方也一起攻擊資方不是?
我不認為勞方完全沒有選擇,只是這些選擇的出發點都是「怎麼取得更好的利益」,至於旅客?犧牲品而已,利用完民眾的力量後就丟在一邊
事後會賠償嗎?基本不會
事後會道歉嗎?基本不會
罷工是機師們的權益沒有錯,沒有人不同意,但這種行為導致的厭惡,也請老老實實地接好
勞資問題演變到罷工,責任在資方已經多人說明過了,
把運輸換成貨品好了,工廠與客戶簽約出貨,但遇罷工出不了貨,
你是客戶要找誰負責?不是勞工、而是工廠負責人,找錯的人負責是你錯最大的地方!
罷工依現行法令是24H前公佈即可,你覺得法令不合理該怪的是政府,
是政府行政怠惰才會讓這種不是第一次發生的事又來影響旅客,
詳請見此篇社論「閃躲罷工修法爭議 「鋼鐵英雄」生鏽了」
將行政怠惰的錯怪到罷工頭上,這是你錯誤之二。
工會雖可以選擇提前公佈罷工時間點,但這樣也讓罷工的談判籌碼遞減,
這點你幫工會負責損失嗎?你不能!勞資談判中勞方是弱勢,你不知道?
如果你必須要求有人負責,與你訂定運輸契約對象一直是資方,
勞方只須遵守與資方的契約,該負責你契約損失的是資方,這是你錯誤之三。
你可以承擔一點損失就換得更有保證的旅程,你不願意,
就像不肯保險的人,出事了要去找保險公司盧一樣,保險本來就是有價的,
你要把風險留在自己身上,然後跳過該責怪的資方去怪選擇最少的勞方?
這才是大家覺得你思考有誤的地方,而該擔心旅客不滿業績流失後果的是資方,
因為這是資方管理不善才造成罷工,這道理舉世皆然。
如果你不是來帶風向的,那勸你趁此機會修補一下自己的邏輯及世界觀,
別當一個被情緒綁架的人,活在怨天尤人、搞錯對相的仇恨中,於你無益。


個人積分:2017分
文章編號:89061418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