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管妹放心,本樓不會討論政治
只就原則性的方向與社會價值觀念進行討論
我覺得這個文章裡面的議題還挺重要的
有必要讓大家意見發表
請自行上Google搜尋此文:淺談大政府與小政府的選擇(上)
一般來說政治體制依據經濟狀態分兩種: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大致分辨的原則是以資源的所有權和分配權來做區分,今日已經沒有純的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國家了,只能說偏向哪一邊而已,即使是北韓這樣的國家,也有部分制度是自由經濟的
資本主義很大的問題是資本通常大吃小,容易有加大貧富不均的狀態,而非常大的貧富差距容易造成社會的混亂,甚至產生革命或戰爭
社會主義很大的問題是效率很差,大家都是公務員那怎會努力,低下的效率容易拖垮整個經濟,沒有均富反而均貧
現代國家大多是民主國家,這剛好使得兩種力量不斷拉扯,民主是代議制度的,那是選舉出來的,而選舉要花錢,花很多錢,有錢的資本家可以提供資金給選舉人,當然選上了要得到更多的回報
但民主制度不是資本市場,是一人一票、票票等值,開社會福利支票討好選民也可能獲勝,尤其社會一般呈現金字塔,下面的民眾較多,不記代價的提倡社會福利也可以達到政治目的
觀看希臘等歐洲最近出事的國家,比例相當大是舉債來擴大社會福利,赤字過大壓垮了政府的財政,享受沒幾年的福利卻得用非常多年的調整來歸還負債
大政府或小政府沒有對錯,但需要適合國情,北歐國家可以成功那是適合他們,但別的國家不一定可以實施
個人觀點,不喜歡請跳過
小政府的邏輯很簡單: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使用者付費原則
美國大型企業如微軟、麥當勞、奇異、波音、可口可樂等你想的到的大型企業
絕大部分都是自立自強,不是靠美國政府甚麼產業輔助政策補貼
他們的獲利都是自己努力而來,政府要收稅他們會問你政府前要花在哪邊
他們甚至不需要政府花錢補貼他們,他們能夠自己花錢請顧問或者遊說團遊說其他各國
光是靠美國內部的各種民間商會,力量就不能小看。政府哪裡能夠補貼這些東西!
而台灣那些靠產業政策起飛的電子業,可不是完全自立自強來的
按照小政府的邏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使用者付費原則
台灣的這些財團,你靠政府產業政策與(人民納稅金)發財,應該有一天要吐出來
而不是政府讓你發財以後你去養小老婆
花百億給女兒在信義區開百貨公司
更不是拍拍屁股放棄中華民國國籍改成新加坡籍
小政府主義才能拯救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