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摸自己的荷包,我們準備好了嗎?(談廢核)

摸摸自己的荷包,我們準備好了嗎?

看看反核人士眼中的夢土-德國

德國人也是花了好久凝聚了社會共識,在福島核災後下令關閉境內七座核電廠

並立下了要在十年內全面停止核能發電的遠見,成為了反核人士當中的"典範"

德國能,為什麼我們不能?

但就跟故事總是停在"從此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一樣

反核團體的文章也不會告訴你德國人之後面臨的是甚麼狀況

德國政府曾發下的豪語,卻在短短不到半年內就改口還得再讓核電廠多營運12年

又再因為民意而"維持原計畫"

日本一樣迫於民眾壓力下說要廢核,但也是在經濟壓力之下考慮重啟核電廠

此話一出,也是衝擊著原本就低迷的支持率

民意與經濟壓力之間的拉扯可見一般,而在一來一往之間浪費的不只是時間

台灣核四在"順從民意,隨波漂流"的情況下蓋了又停,停了又蓋,邊蓋邊停

搞的弊端叢生,反核人士也得付上責任,但無論核四轉不轉,都是全民買單

而廢核這條路也不是電廠關了就了事,太陽能也不可能像是到公園做日光浴一樣垂手可得

先別提太陽能面板製造時所製造的環境汙染,(嘿!猜猜誰是太陽能光電板的製造重鎮?)

"從矽晶生產、矽晶純化、晶圓切片、模組,到系統安裝,每個製程及安裝工程的用電量。光是裝置一KW的多晶矽太陽能板,就要耗費六千度電。以一度電兩元計算,每製造一KW的太陽能板,電力成本就高達一萬兩千元。目前,一KW的太陽能,總價不超過六萬元,其中,電價就佔總售價的兩成。"

節錄於天下雜誌-"台灣電價憑什麼漲?" 一文

德國光是補貼裝設太陽能面板就花了1000億歐元的預算,而還得要繼續再加碼

政府燒錢,燒出了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1/4的好成績

但反應到德國老百姓身上卻是荷包上的直接衝擊

台電說停核電就要漲到每度4塊錢就被說是在恐嚇了

德國反核政策上路,電費上漲逾10%,來到了每度10.5塊台幣

他們經濟部預估,他們一家三口每年的電費還會增加3900~6500台幣,這些都還是去年六月的數字

德「明鏡周刊」更引用消費者聯盟的調查指出「約有十分之一的家庭承擔節節高升的電費有困難。」

"約有20萬長期失業的勞工,去年因欠繳電費而被斷電。北萊因─西伐利亞邦更有60萬戶被剪電,成為「燃料貧戶」。"

而某反核團體的文章卻輕描淡寫說「漲的10%不是電費,而是"饋網電價等附加費用"」

而在關閉8座核電廠後,提高了褐煤發電比例上升加上電價上漲的主因是國際能源價格的攀升

卻得到了一個"此一漲價與廢核關係甚微"的結論....

好吧,誰叫人家是學者呢....

反正台灣的冬天沒那麼冷,這大概也是廢核的利基之一

但為何德國及使那麼痛還撐得下去,也仍堅持要廢核?

當然不是因為他們有所謂的遠見跟夢想而撐的下去

而是德國自己有產煤礦,可供應自己境內火力發電廠基載所需(感謝fisheriestw補充)

再加上靠著整個歐洲的電力網路,即使德國出現電力缺口,也一樣能跟鄰近國家買核電廠發的電來用

所以對德國來說根本有持無恐

當德國停掉七座核電廠的第一個夏天,他們就是靠著向法國買電補足10%的電力缺口

他們不用像台灣一旦斷電就求救無援,不用像台灣,科技園區一跳電就是數十億的損失

可以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撐過這段轉型期

這是德國能廢核的最大利基,而都是台灣所沒有的,但他們一樣廢得很辛苦

但台灣的反核團體好像就只告訴大家

「閉上眼睛想像美好的未來,所有難關都能迎刃而解」

沒有配套方案,沒有購置成本

就只告訴你,我們有火力發電、有水力發電、有太陽能發電、有地熱發電,有海潮發電....

我們要好山,我們要好水,我們要給後代子孫一個好的未來

就只告訴你「信,就對了」

還不如動員全台灣2300萬人集體拜媽祖算了,說不定靠香油錢還能解決部分資金問題....


我不是反反核,甚至我敢說在做好準備的情況下

我們不該只做到核四不商轉,更該階段性讓核一二三廠停機,才能達到真正的非核家園

作夢,就不該怕把夢作大,但只光是作夢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我們做好準備了嗎?


即使台灣可以在沒有電力缺口的"利基"下廢除核電,

但想靠替代能源全面取代核電,又得再砸多少錢下去?

而沒了核電,我們仍有著全球最大排碳量的火力發電廠,台灣的能源政策下一步又該何去何從?

我們還離它們口中的好山好水好未來多遠?


摸摸自己的荷包,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要反就一起把核電廠都關了

等到沒電用時

大家就停電

我猜想到時會很多人繳不出電費被停電

過著原始人的生活

店家電費飆漲物價飆漲

股市重挫高科技產業用電不足關閉生產

全民又會逼於現實

蓋核五

但一切都來不及了




kf211434 wrote:
摸摸自己的荷包,我們準備好了嗎?

看看反核人士眼中的夢土-德國

德國人也是花了好久凝聚了社會共識,在福島核災後下令關閉境內七座核電廠

並立下了要在十年內全面停止核能發電的遠見,成為了反核人士當中的"典範"

德國能,為什麼我們不能?

但就跟故事總是停在"從此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一樣

反核團體的文章也不會告訴你德國人之後面臨的是甚麼狀況

德國政府曾發下的豪語,卻在短短不到半年內就改口還得再讓核電廠多營運12年

又再因為民意而"維持原計畫"

日本一樣迫於民眾壓力下說要廢核,但也是在經濟壓力之下考慮重啟核電廠

此話一出,也是衝擊著原本就低迷的支持率

民意與經濟壓力之間的拉扯可見一般,而在一來一往之間浪費的不只是時間

台灣核四在"順從民意,隨波漂流"的情況下蓋了又停,停了又蓋,邊蓋邊停

搞的弊端叢生,反核人士也得付上責任,但無論核四轉不轉,都是全民買單

而廢核這條路也不是電廠關了就了事,太陽能也不可能像是到公園做日光浴一樣垂手可得

先別提太陽能面板製造時所製造的環境汙染,(嘿!猜猜誰是太陽能光電板的製造重鎮?)

"從矽晶生產、矽晶純化、晶圓切片、模組,到系統安裝,每個製程及安裝工程的用電量。光是裝置一KW的多晶矽太陽能板,就要耗費六千度電。以一度電兩元計算,每製造一KW的太陽能板,電力成本就高達一萬兩千元。目前,一KW的太陽能,總價不超過六萬元,其中,電價就佔總售價的兩成。"

節錄於天下雜誌-"台灣電價憑什麼漲?" 一文

德國光是補貼裝設太陽能面板就花了1000億歐元的預算,而還得要繼續再加碼

政府燒錢,燒出了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1/4的好成績

但反應到德國老百姓身上卻是荷包上的直接衝擊

台電說停核電就要漲到每度4塊錢就被說是在恐嚇了

德國反核政策上路,電費上漲逾10%,來到了每度10.5塊台幣

他們經濟部預估,他們一家三口每年的電費還會增加3900~6500台幣,這些都還是去年六月的數字

德「明鏡周刊」更引用消費者聯盟的調查指出「約有十分之一的家庭承擔節節高升的電費有困難。」

"約有20萬長期失業的勞工,去年因欠繳電費而被斷電。北萊因─西伐利亞邦更有60萬戶被剪電,成為「燃料貧戶」。"

而某反核團體的文章卻輕描淡寫說「漲的10%不是電費,而是"饋網電價等附加費用"」

而在關閉8座核電廠後,提高了褐煤發電比例上升加上電價上漲的主因是國際能源價格的攀升

卻得到了一個"此一漲價與廢核關係甚微"的結論....

好吧,誰叫人家是學者呢....

反正台灣的冬天沒那麼冷,這大概也是廢核的利基之一

但為何德國及使那麼痛還撐得下去,也仍堅持要廢核?

當然不是因為他們有所謂的遠見跟夢想而撐的下去

而是德國自己有產煤礦,可供應自己境內火力發電廠基載所需(感謝fisheriestw補充)

再加上靠著整個歐洲的電力網路,即使德國出現電力缺口,也一樣能跟鄰近國家買核電廠發的電來用

所以對德國來說根本有持無恐

當德國停掉七座核電廠的第一個夏天,他們就是靠著向法國買電補足10%的電力缺口

他們不用像台灣一旦斷電就求救無援,不用像台灣,科技園區一跳電就是數十億的損失

可以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撐過這段轉型期

這是德國能廢核的最大利基,而都是台灣所沒有的,但他們一樣廢得很辛苦

但台灣的反核團體好像就只告訴大家

「閉上眼睛想像美好的未來,所有難關都能迎刃而解」

沒有配套方案,沒有購置成本

就只告訴你,我們有火力發電、有水力發電、有太陽能發電、有地熱發電,有海潮發電....

我們要好山,我們要好水,我們要給後代子孫一個好的未來

就只告訴你「信,就對了」

還不如動員全台灣2300萬人集體拜媽祖算了,說不定靠香油錢還能解決部分資金問題....


我不是反反核,甚至我敢說在做好準備的情況下

我們不該只做到核四不商轉,更該階段性讓核一二三廠停機,才能達到真正的非核家園

作夢,就不該怕把夢作大,但只光是作夢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我們做好準備了嗎?


即使台灣可以在沒有電力缺口的"利基"下廢除核電,

但想靠替代能源全面取代核電,又得再砸多少錢下去?

而沒了核電,我們仍有著全球最大排碳量的火力發電廠,台灣的能源政策下一步又該何去何從?

我們還離它們口中的好山好水好未來多遠?


摸摸自己的荷包,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恕刪)


光德國 房地產
和台灣就差很大 ..
拿台灣 和德國比.
不過 , 18% 為何不能公投?? 搞核四來公投?
如果真蓋了 , 就保佑別爆吧 ..
無所謂啊
沒電就沒電
頂多回到以前我爸媽那個年代的生活而已
那樓主又準備好了嗎
萬一那個沒人敢背書的核四運轉出問題後
你是要變成萬磁王還是金鋼狼呢
我是覺得金鋼狼那個酷是很酷
可是刀子從手上鑽出來應該很痛吧
德國半夜有那樣多賣飲料的商店用電嗎
德國有哪要多責任制上班混混下班有演工時給老闆看的嗎
德國能,為什麼我們不能?


benzs350 wrote:
要反就一起把核電廠都...(恕刪)


日本就用這一招 後來說怎樣日本沒核電不行
德國長年走逐步減核電效果就大不同

kf211434 wrote:
摸摸自己的荷包,我們...(恕刪)

公投 搞的很像是尊重民意
不過就是把歷史的惡業交由人民來決定
那我比較想要18%來公投
我也覺得如果老是拿安全問題來探討..
真的要廢.
那就1.2.3.4廠一起廢..
不要光光廢核四...
相信不論走哪條路!
我們都得付出很大的代價
當廢核後,究竟會發生哪種情形?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aiwan2008 wrote:
不過 , 18% 為何不能公投?


為了某些人的眼紅就要公投??

把公投當兒戲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