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工作,不少大學生常歸咎政府,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昨在國立高雄應用大學舉辦的「競爭力大挑戰」論壇中說:「政府沒欠你,是你欠你自己。」
高希均指出,五十年前,台灣國民所得不到一百美元,但那時畢業生都找得到工作,李遠哲等人更發憤爭取獎學金留學,當年圖書館英文書不輕易出借,有機會看兩小時原文書就如獲至寶。
高希均說,反觀現在,資訊取得容易,人人有手機,學生卻花太多時間在不相關、不入流的資訊,「四年都玩掉,是最可怕的事。」
「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是誰的責任?」高希均說,上屆總統大選前夕,他問兩名訪台諾貝爾得主這個問題,兩位得主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學生的責任」。
「工作要自己找。」高希均說,前一個世代的年輕人完全靠自己找前途,「什麼時候開始,政府欠你一個工作?」年輕人畢業後應抬頭挺胸找工作,可惜很多人仍要父母照顧,台灣不可能靠這種年輕人來提升競爭力。
「台灣不具競爭力是因為不夠開放。」高希均指增加競爭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引進陸生,可惜台灣對陸生的限制已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反觀新加坡提供外籍生獎學金並要求留下工作三年,「腦筋一轉,情況就不一樣。」
laovvye wrote:
的確
我是個法律人
沒受過正統的法律訓練
靠的就是網路跟書籍
如果不是這些
搞不好我現在還是個22K勞工
只能說現在的資訊太發達
年輕人卻不多利用吸取知識
而花太多時間在一些像是打卡等等的事情
不過還是要幫一些人抱個屈
一鍋屎裡找不出一粒米
有的人很有能力
只不過被標籤化
像是草莓族等等
機會也比以前的正常人更少
不過還是給那些喜歡抱怨的人一點建議
在成功的人眼中
她們喜歡這些抱怨的人
因為抱怨不具有任何競爭力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社會裡處處充滿了不公平的事
這是個事實
但冥冥之中也是有它的一些道理存在
機會不是時時都會有
但機會來時
如果不是成就那些懂得提升自我的人
反而是成就了那些不知長進的人
那才真的是沒天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