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 和商業保險的差別, 說穿了健保就是一種社會福利體系, 全民繳錢, 提供給全民醫療服務. 既然是全民,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 這裏就估且把繳納保費的人分成兩種人, 供養者和被供養者, 可以簡單的以如下關係來舉例:
年輕人供養老人 (老人生病機率高於年輕人, 現在的老人年輕時沒有繳健保費, 現在享受健保福利)
經濟相對強勢者供養弱勢者
健康者供養非健康者 (商業保險無法帶病投保, 健保則無限制)
正常人供養腦殘人 (自殘者商業保險不給付, 還會告你詐欺; 健保一樣醫你)
陸生或者是外籍生, 納入健保體系, 一樣是要繳健保費的, 他們繳的錢可能沒有上班族來得多, 但因為年紀輕, 身體相對的健康.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他們年輕時在這裏唸書繳保費, 可能大多數人年老時可能都不會在台灣成為健保的負擔吧.
所以單從經濟的角度來看, 陸生或者是外籍生, 應該還是健保供養鏈裏的"供養者"身分, 付出較多去供養其它人.
當然, 如果陸生或者是外籍生每個都是在家鄉患得重病後, 才勵志來台考取學校為了治病, 這又另當別論. 只是, 理性來看, 這種情況即使有也是少數個案吧~
至於陸生或外籍生, 多數心態上還是想加入健保體系, 我想可以解釋為, 第一, 人的心態上喜歡尋求一個保障, 就像台灣有手有腳沒病沒痛的年輕人, 如果可以自己選擇的話, 多數人還是選擇待在健保體系成為"供養者"吧! 其次, 台灣實行健保制度, 雖然對醫療品質有所衝擊, 但確實也大幅降低了醫療成本, 也等於降低了醫生的收入, 整體來講, 台灣的醫療CP值, 在全世界中算是很好的, 這點很多人生在福中不知福~ 要知道很多美國人, 生病是不敢去看醫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