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李登輝當政時,那時是爭執是否該去大陸投資。贊成的人認為大陸市場很大,要開放台商去大陸吃這塊市場。反對的人認為,不能開放投資,一但開放,將把台灣資金全吸過去,產業會空洞化。18年過去了,就算台灣當年戒急用忍,但大陸18年來,經濟發展可沒停頓。現在大家討論的已經有點反過來了,以前害怕錢跑去投資大陸,現在害怕大陸錢跑來投資台灣了,現在我們害怕大陸的資金進來台灣,台灣的產業無法與大陸競爭。我不評論贊成或反對服貿,但是18年過後,這樣的變化,實在不知該說什麼。
諷刺的是我們採取的策略是戒急用忍,所以空洞化是不是代表當初策略失敗呢?chameleon_huang wrote:這樣看來,前人的擔憂倒是挺正確的。現在台灣的產業不是已經空洞化了嗎?看看那些上市櫃的公司,要找出沒在對岸設廠的還真是少的可憐......(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