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學生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把社會搞成這樣,耗費社會資源與人力,全民付出的代價太慘重了,我們不能為了少數幾個自私的人,為了成就自己,把整個社會資源都賠進去,民主自由不是無限上綱好嗎??
想讓幾千上萬的學生離開電腦前,自動自發參與去靜坐幾天
不是做懶人包給人看跟幾個人喊喊口號就做得到的
他們確實有正當的訴求
台灣沒有任何黨派有能力動員幾千學生靜坐3天以上
民進黨的政治人物頂多只是追著跑而已
不論好壞,會有這麼多學生關心社會議題應該是值得開心的事
學生參與度這麼高的原因我看到兩篇文章
1.憤怒的街頭
2.攻城的鬱悶世代
----------------------------------------------------------------------------------
憲政民主的核心意義是「統治者不得濫權」,而不是「濫權者可以得到任期保障」。憲政主義要求我們檢視集會遊行法有無違憲,而非要求我們順服於具有違憲嫌疑的惡法。如果只因為台灣已經將選票普及於每一個人,而國會議員已經全面且定期地改選,就要求人民不該再有上街頭抗議的念頭,那顯然是低估了維繫民主社會所需要的動能。
如果只因為憂慮群眾運動必然具有的非理性性格,以及群眾運動所可能造成的社會不安,就想徹底否定群眾運動在民主體制中的地位,恐怕會掉入霍布斯式專制主義的思惟。無論如何,筆者很難想像「靜坐」的群眾如何能「衝進總統府」?手無寸鐵的抗議者如何能完成「流血的革命」?而靜坐前還拚命在訓練義工維持秩序的人民運動,為何要去為軍警的武力鎮壓及不特定支持者與反對者的衝突負責?
——江宜樺〈龍小姐,您誤解憲政民主了〉,2006/08/29
大學生應該以求知為主,但是適度地關心國事也是需要的。像我們年輕的時候也會走上街頭……經過這樣的參與過程之後,我們對於國家、社會的認同就會增加很多,會覺得我們是其中的一份子,而不是整天只是讀書,我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教育過程。
——馬英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