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反核的反面為擁核其實並不恰當. 我寧可稱之不反核. 因為把所有利弊攤出來比較, 如果我選擇了核電, 那也只是兩害取其輕. 說擁護未免曲解本意.
維基百科上有一個全世界各國核能發電所佔的比例. 提出來給各位參考.
Nuclear Power By Country
台灣是 18%. 跟英德美日同步. 算是低的. 法國是 75%. 比利時是 51%, 南韓是 30% 而且正在急速增加. 西歐核能發電份量都很重. 瑞典, 瑞士, 芬蘭也都在 30% 以上. 大部份已開發國家都非常仰賴核電.
正在急起直追的除了南韓還有印度, 蘇俄和中國. 連伊朗和沙地阿拉伯這些產油國, 都在積極建核電廠的名單中.
中國正在興建的核子反應爐多達 32 座. 那些擺明要拚經濟的似乎都大量仰賴核電. 如果台灣電價被迫上漲 40%, 我不知道又有多少工廠要被迫出走.
另外有一部得獎的紀錄片 Pandora's Promise 打破迷思深入探討核安問題. . 結論是核能發電相對較安全, 而最助於避免全球暖化. 核安事件被媒體專注報導, 給一般民眾產生極大的不安全感, 就像飛機失事, 普遍受人注目而讓人誤以為搭飛機比坐車危險.
Pandora's Promise - wiki
Pandora's Promise is a 2013 documentary film about the nuclear power debate, directed by Robert Stone. Its central argument is that nuclear power, which still faces historical opposition from environmentalists, is a relatively safe and clean energy source which can help mitigate the serious problem of anthropogenic global warming.[2][3][4][5] The title is derived from the ancient Greek myth of Pandora, who released numerous evils into the world, yet as the movie's tagline recalls: "At the bottom of the box she found hope."
這部紀錄片iTUNE 上 或 NetFlix 都應該可以看得到. 影片中並報導很多環保人士從反核變不反核, 因為核電其實是清潔且安全的.
Pandora's Promise - the movie
coffee681084 wrote:
無法相信 台電的人員 弊案重重 所以我不要用它們的電
無法相信 便當店的老闆 都採購爛的菜來賣 所以我不要吃它們的便當
無法相信 雞排店的老闆 都拿病死雞來賣 所以我不要它們的雞排
無法相信 飲料店的老闆 因為他們都拿人工香精來泡 所以我不要喝它們的飲料
無法相信 賣礦泉水的公司 因為他們都用自來水過濾就賣了 所以我不要喝他們的礦泉水...
結果...........你到底相信什麼?
你拿便當店的老闆、雞排店的老闆、飲料店的老闆、賣礦泉水的公司來舉例很不恰當
以上的這些發生問題 頂多去醫院看醫生
核電廠如果發生問題
可能有人當下直接見閻王 輕則得癌症
土地好幾萬年不能使用
除非祈禱外星人來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