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公園是台中市重要地標,台中市長林佳龍今天說,重建公園的精神地標鳥居,再發光發熱,比爭論中的台灣塔更具認同感。
台中公園於1903年開園,是台中市歷史最悠久的公園,至今已有112年歷史,公園內的古蹟及歷史遺蹟包括湖心亭、中正橋、砲台山、放送頭、北門及台中神社等,曾是台灣8景之一。
林佳龍上午前往台中公園視察文資保存現況時指出,今天前來勘查躺臥的鳥居,希望大家共同許願讓鳥居站起來,讓台中公園再度成為台中的發源地、發光發亮的文化城及中心點。
台中市於12年前曾經主辦台灣燈會,當時的主燈現在就保存在台中公園,今年台中市再度主辦台灣燈會,重新點亮昔日的山羊主燈,林佳龍說,讓台中公園亮起來,台中公園也能這麼漂亮,這就是「存舊立新」的意義,隨著社會發展再賦予新的意義。
林佳龍表示,台中公園的主燈「吉羊康泰」再次重現昔日威風及美麗的英姿,他聽到有很多人都說許久沒來台中公園了,因為公園都暗暗的,這次燈會點燃台中公園曾經有過的光榮感。
「失去了,現在回來了!」林佳龍認為,要打鐵趁熱,讓台中公園成為台中人心目中永遠的地標,比爭論中的台灣塔更具有台中人的認同,現在要先把台中公園的精神地標─鳥居恢復起來,讓它發光發亮。
台中市文化局指出,透過歷史研究調查,找出台中公園鳥居的原樣原貌及原址,將投入經費重建鳥居當年的風貌,目前躺臥在公園內的鳥居,是2000年台中市政府找回公園內舊神社的鳥居,補了兩根石柱並放倒在遺址原地;鳥居的復原,具有深刻的時代意義與歷史意涵,能使後代子孫更深切體會到景觀變遷的軌跡。
連結
先不說上任務就不論好壞就只會喊停前期的幾項區域建設和交通建設,單就重建所謂精神地標烏居這件事實在難以理解,到底是哪些民眾認同或做過哪些公開民調,才會認同日本殖民時代建立起的鳥居及神社會有文化認同感是台中人的精神地標?更遑論今天是要用公帑來恢復日本殖民時代的建築,還是在上任百日不到就積極推動重建鳥居,比起其他都市發展及公共建設都還優先,那往後還有三年多下一步豈不是要重建神社,祭祀下在台灣展開乙未戰爭的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