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
"兇殘殺人者死"是普世價值? 還是"廢死"是普世價值?
台灣本土文化是普世價值? 還是西方基督教信仰是普世價值?
兩者有衝突時, 要聽谁的?
政府可以不執行死刑嗎?
鄭捷會逃過死刑嗎?
美國可以用公投決定是否廢死,
台灣應該也要用公投決定
1. "兇殘殺人者 是否要判死刑"
2."總統及行政體系 是否可不執行死刑"
台灣已經出了4個以上"主張廢死, 不想執行死刑"的法務部長
非常不希望2016之後, 鄭捷逃過死刑
請大家討論有哪些辦法,
如何遏止或約束政府"廢死", 讓政府及法院重回 "兇殘殺人者死"的普世價值
------------------------
廢死人士最喜歡說
"完整配套", "社會共識"
下面就是某位廢死人士的話術
"廢死需要2個條件,即社會的共識與完整的配套,但「這2個條件在今天台灣社會還都不完整、不存在。」
那為何
2006-2008 政府硬幹, 不執行死刑
那些官員不該出面道歉嗎?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到底'兇殘殺人者死...(恕刪)
基督信仰並沒有支持廢死,可以參考這篇:
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12303617.html
只是我們常常在認識未清,或是外界誤導的情況下,按片面印象下了判斷。
基督信仰很複雜,派系很多,不見得都一定是正確的。
(ps.我本來也以為基督信仰支持廢死,後來發現我錯了。)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到底'兇殘殺人者死...2006-2008 政府要硬幹, 不執行死刑? 那些官員不該出面道歉嗎?(恕刪)
時空背景不同是不行咩~??
好吧,認真的回答一下:
當時,政府簽署完人權兩公約,為了要落實兩公約,以得到歐盟部分的政治人物支持,開始"試行"廢除死刑的可能性~啥都不做會得罪歐盟那些人的!(至於為啥要抱歐盟大腿?其實台灣有條大腿最好抱,可是抱了很多台灣人會起乩,所以只好全世界盡力找大腿抱)
因此任命了堅決廢死的法務部長,也就是砲灰部長,讓他的理想跟國家的現實得以結合,這樣砲灰部長才會奮不顧身的去"試行"廢除死刑的可能性
而剛開始時,因為社會共識尚未凝聚,也的確讓廢死團體取得部分成績,砲灰部長當然就更加意氣風發;可是在某些人的運作下,反廢死變成了主流民意開始流行,台灣身為一個東方國家,也的確沒有廢死的社會共識,所以砲灰部長當然就成了砲灰
現在,反廢死已成為台灣的主流民意,各種公民團體裡面,廢死聯盟稱過街老鼠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而在某些人的運作下,反廢死也一直獲得民意的高度關注,基於要壤外必須先安內的最高原則(沒大腿抱,只是路比較難走,跟主流民意作對,連路都別想走了),所以只好跟歐盟那些人分道揚鑣,說聲搜哩了
好了,這樣了解時空背景哪裡不同了吧~
時空背景不同是一個很正式的解答,但是要附上合理的解釋,同時,時空背景可以不同,但是同一個人不能常常不同:所以,那個砲灰部長到現在仍然是堅決反對死刑的人,這點值得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