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吸引台灣的居民和青年到大陸創業,2016年元旦起大陸開放更多城市、經濟行業給來自台灣的工商個體戶,並解除經營條件限制。
就開放地區而言,除了僅剩極內陸省分如:新疆、青海、西藏、甘肅、內蒙古未開放之外,共有26個省、市、自治區將在2016年起開放給台灣個體戶。
開放給台灣個體戶的經濟領域則擴增至24項,大部分是台灣業者較有優勢的第三產業如:廣告、美容美髮、包裝服務、服裝及家庭用品批發、文具用品批發、裝卸搬運和運輸代理、倉儲、軟體發展、租賃、商務服務等。
這24項明年起,即將開放給台灣個體戶的經濟行業分別是:1.紡織、服裝和家庭用品批發2.文具用品批發3.體育用品批發4.文化用品批發5.零售業(不含菸草製品、特許經營)6.裝卸搬運(僅限港口貨物裝卸活動)7.貨物運輸代理(僅限國際船舶代理活動)8.倉儲業9.餐飲業10.軟件開發11.娛樂和體育設備出租12.圖書出租(僅限漫畫圖書出租)13.社會經濟資詢(僅限貿易諮詢、企業管理諮詢服務14.廣告業(不含廣告發布服務) 15.包裝服務16.辦公服務(標誌牌、銅牌的設計、製作服務、獎盃、獎章、錦旗的設計、製作服務;翻譯服務) 17.攝影擴印服務18.洗染服務19.理髮美容服務20.洗浴服務21.婚姻服務(不含婚姻介紹) 22.家用電器修理23.其他日用品修理24.建築清潔服務。
明年起大陸也將解除所有對台灣個體戶,在營業面積和從業人員方面的限制。2012年最初開始開放台灣個體戶時,大陸限制他們的營業面積為300平方公尺以內,從業人員8名以下。到2014年四月起,營業面積擴增到500平方公尺,從業人員10名。
根據中國新聞網報導,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說,台灣工商個體戶不需經過外資審批程序,可避免因審批時間太長而錯失良機。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院長趙旭東認為,台灣在廣告、商務服務、軟體開發和管理上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這次開放會促進兩岸經營者的交流,促進大陸業者改善管理。工商時報引述的學者說,這個政策可解決過去台商借人頭開公司引發的糾紛。
(中時電子報)
來源摸我
這對台灣一般民眾是好事。。。
等於說不用等選完後的那些立法院的決議。。。
相對的。。。
選完後如果兩岸動盪變化。。。
老共因政治因素鎖你台灣。。。
也算有個交代了。。。
建議年輕人或有點小資本想做生意的可以過去背包走走看看。。。
不用跟團。。。
去看看內地的生活再來反思在台灣只被新聞媒體餵養給你的資訊對照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