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三橫三縱自行車道這種交通建設來策略性引導轉化都會居民的交通習慣
這種「思維」值得高度肯定
但現在的問題是:三橫三縱的路線是有問題的
除了仁愛路沒有與捷運路線重疊且路幅夠寬很適合外
南京、信義、復興、松江新生..這幾條都是和捷運路線站點完全重疊
導致自行車與捷運反而形成某種替代關係
替代汽機車的效果則相對反而不大
並不是最適合優先施作的
真正未做而該做的路線
反而是民族、民權、民生、市民、和平...這幾條橫的
還有中華、重慶、建國、敦化、光復...這幾條縱的
還有捷運站做為轉乘節點的概念
周邊次要道路連結到捷運站規劃成自行車道網(不必像三橫三縱的那麼寬)也是應該的
另外政府在推動電動機車/電動自行車上真的太沒有決心了
應該透過大幅提高燃油機車的產銷/持有/使用成本
以及因此而取得的收入來補貼電動機車/電動自行車
這樣台北甚至台灣的都市環境才能真正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