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小罰不准下課 家長團體:變態
人本教育基金會今天公布調查顯示,國中小最常見的體罰是「不准下課」,懲罰時間可長達一天、一週、甚至一整個學期。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說,「這難道不是變態嗎?」
人本調查顯示,8成的國小生有被罰過或看過同學被罰「不准下課」,大多數是罰一到二節課,但仍有約3成學生被處罰時間超過一週。
人本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認為,「不准下課」非但無助於學生改善原先錯誤,更可能因為缺乏活動,導致在下一堂課更難專注,造成反效果。
今天出席記者會的家長團體代表謝國清表示,「罰一整週不准下課,這難道不是『變態』嗎?」他相信很多人不知道,「不准下課」也是一種體罰,社會上有很多仇恨,都是因唸書時被體罰所產生的。
謝國清說,政府推動十二年國教,照理說課業應減輕,但為何人本調查中,被體罰的原因是來自「學業不符合要求」的比例卻越來越高?台灣社會應思考推動真正的「完全免試」,因為只要有考試,體罰的問題就會存在。
民主進步黨籍立委張廖萬堅表示,曾接到一個個案,一位小學二年級學生,因被禁止下課而尿道發炎。即便老師可能沒有嚴格禁止不能上廁所,但小學生仍可能認知不足,導致嚴重的後果。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葉大華建議,有體罰行為的不適任老師,應該剝奪退休後請領年金的資格,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
個人認為孩子在校不乖,功課沒寫,老師處以不准下課已經算是合理的處罰(本人基金會認為不准下課是體罰),另外也很想請謝國清先生明確的指出到底是哪個學校讓孩子被處罰一星期,甚至一個學期都不准下課,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學校認真的老師,有教學熱情的老師真的是已經不多了,老師動輒得咎,現在真的會出事情的老師絕大多數是肯為孩子付出心力,計較孩子在校表現的老師,發這則新聞的記者們,你們捫心自問,這樣對台灣的教育真的有比較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