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推2500吃到飽

我本身極少使用捷運

平時以機車或汽車代步


覺得2500有點貴

我認為1500較合理



要消滅部份機車族群

大眾交通工具一定親民

或者是社會福利的一種






我說完了

我去吃飯了
2500 一天83塊,老實說有點貴耶,一般人一個月大概1500左右吧
捷運之男?送外賣的可辦,波卡也有人搶,月卡印志玲?
住新店的人又不是每個人都到淡水去上班
住淡水的人又不是每個人都到新店去上班
住蘆州的人又不是每個人都到動物園去上班
住木柵的人又不是每個人都到迴龍去上班
住永寧的人又不是每個人都到內湖去上班
想出2500這些人的頭腦真不是蓋的
2500如果是公車+捷運=吃到飽
可能還有賣點
現在訂價的確偏貴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這樣
但是也沒說之後不能降價
一堆人看到2500就把政策批的一文不值
然後也沒辦法提更好的建議
其實我也覺得很有趣
嘴砲也不用負責就是

我覺得訂出一個9成以上的人嫌貴的票價才是正確的
可以看看另一串樓
一堆人只會說自己用不到還是嫌貴
通通只會想到自己
但是通通忽略一件事

就是捷運的運輸量也是有上限
不是無限制的一下子吸引一大票人來坐捷運就叫好政策
你們想搞的天天像跨年一樣是嗎?

要推這個政策起手最多吸引5%的人數就算很成功了
不要只會想到貴
大部分的人覺得貴才叫正常
想想這個政策如果一次吸引30%的人數
上下班時會發生什麼事?
是不是又要來一串樓說政策失敗了?


gdsword wrote:
現在訂價的確偏貴對...(恕刪)

gdsword wrote:
我覺得訂出一個9成以上的人嫌貴的票價才是正確的


柯p不找您去當他的貼身幕僚實在是太可惜您的長才了,有沒興趣自我推薦一下啊。

andra wrote:
柯p不找您去當他的...(恕刪)


其實我覺得我很婉轉了啦
這邊生態我也不是不知道
講太白不是被刪文就是開始被圍剿
美其名討論區
但是不是可以各持自己的意見唷
你壞壞的時候
就要被河蟹摟

一開始訂貴 之後往下降
分階段增加搭乘人數
然後人數多了再來降價更多
避免虧損
我覺得很合理啦
總比講完意見
然後只會拿幾個笑臉嘲諷人家的強吧
這議題01開了幾樓,我看到大家多半討論的是價格高低;當然要說有的鄉民在酸也沒錯;論壇本來就大家發表意見的地方,酸也是他們的權利,只要不要人身攻擊,大家互相尊重發表意見的權利就好啦。不要太在意,互相交流而已啊。

“9成以上覺得貴才是正確”這論點我個人是覺得太高,如果一個價格9成以上人都嫌貴那成功率低。如果說3成貴、3成便宜、4成覺得還好,或許是比較安全的價格點。但就目前單月超過2500的比例來說,應該是99.9%都認為貴。那這價格一開始就不可行。政策是對的,價格是不合理。


講一下如果以這方案,我會訂的價格策略,雖然也未必合理。
採用人數與價格統計分布的概念座落在75~80%左右區間的價格(也就是約略高標的位置);定在這,前25%價格的人會覺得有賺一定買,70~75%的應該也會買;如果能吸引50~70之間的人也買,那北捷就賺到了。
那,大家會說這樣北捷不就賠這25%價格區間的人嗎?就統計來說,越接近中位數的量是越大,雖說價格25%,但實際人數比例可能只有10%。以其在意這10%的人不如吸引中位數的人多消費,或許65~75%價格區間的人數就已經超過前25%的總人數。
再來運輸量北捷能否承受?如果原先捷運族有40%的人購買吃到飽月票,假設因為吃到飽不用錢,這些人多坐平常的20%次數。這樣來說總運量應該是比現行多8%。多8%會影響流量嗎?這可能要問北捷;我猜應該是還不至於。

就吸引原先不搭捷運的人來看,開車原先成本多半比捷運高,會開車都有其需求因素。機車族的成本遠低於捷運;說要吸引很多人改搭捷運機率不高,除非包月價格低到破盤。說真的75%的訂價能吸引多少機車族我不確定;但訂在99.9%是很奇特的想法。

一開始訂便宜,如果量過多再以價制量比較是一般的作法;如果人數多了再降價,站在商業的立場上豈不少賺?避免虧損而降價只有在收支未達到平衡點時採取的措施;如果已經在營運平衡點上(先不算買地徵收、蓋新捷運的費用);那後面的都是賺的,根本不需要再降價了。試想;如果現在北捷的規模,突然有100個旅客進入免費搭乘,你覺得北捷會增加多少成本?如果不用為了這100旅客派專人服務、開專車、專用電梯;理論上所增加的成本是0。簡單的說,規模經濟下,每多增加一人的收益理論上遠大過成本上升;除非已經達到邊際效用轉折點。其實真的不用替北捷擔心價格訂太低會賠錢。因為你現在日流量再塞1萬人,它每天的營運成本也是這些,少1萬人成本也是這些,多來多賺不是挺好的嗎?

雖然不知道75%落在哪,但我會猜1700左右;這價格讓我覺得有點貴又不太貴;與一般中長程機車族約有500~700的價差。應該是個還不錯的甜蜜點。當然是希望越低越好,但太低也不切實際,應該說1700是剛好會讓我糾結的點~哈哈。
說那些人是窮人,又搞個窮人高攀不上的價碼

是有病嗎?



這就是中小企業慣老闆常用的伎倆,表面上給你福利,但是你根本吃不到用不到

老闆算得剛剛好,只有1%的人可以用,剩下的為了拿福利拚死拚活替公司增加產量卻得到一場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