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

我覺得大概點出現在同運追求婚姻平權的現狀

從2013喊出多元成家 社會上懷疑的聲浪很大

而後修正為立專法

也遭阻攔

同運中就有一股聲音 一定要修民法

不要專法 有爭一口氣的味道

問題是現在同運中,有女權運動,有性解放運動

多股力量混合,性解放跟女權運動,根本上來說

對婚姻制度的想法,是要解放父權的性別規範,是要顛覆婚姻制度的

但是現在槍口一致對外的,要修改民法進入體制

喊著基本人權,有愛為什麼不能在一起的響亮口號

這一場社會運動,真的只是如目前所說的,我們要的只是平等的對待

還是有更多的伏筆

只能說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1201/821469.htm

沈政男/婚姻平權被帶往錯誤的道路?

▲反同人士跪地陳情。(圖/記者季相儒攝)
文/沈政男
大家都知道,目前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代表團體是護家盟,但沒什麼人探討,為什麼是護家盟,而不是「護婚盟」?
這是理解台灣婚姻平權運動當前處境的重大關鍵。護家盟之所以不叫「護婚盟」,乃因2013年,婚姻平權支持陣營推出了「同性婚姻」、「伴侶制度」、「多元成家」,三合一的訴求,想要一舉解構性別、婚姻、家庭的傳統定義與制度,畢其功於一役。
結果呢,三合一當中的「多元成家」引發了宗教人士的激烈反彈,認定這樣的做法將要破壞傳統家庭結構,實在大逆不道,於是集結起來,以愛護家庭為名,組織了護家盟。
三年過去,「多元成家」到哪裡去了?為什麼不再講了?不是要畢其功於一役嗎?
呷緊弄破碗。這是台灣婚姻平權運動策略的重大錯誤,導致原本同情同性婚姻的人,因為「多元成家」幾個字遲疑起來,甚至產生反感。

▲同志大遊行,訴求婚姻平權。(圖/記者周宸亘攝)
今天的婚姻平權運動,同樣地,也面臨了重要的策略抉擇時刻—到底要繼續堅持畢其功於一役,一定要爭取現在就修改民法婚姻定義,承認同性婚,還是也可以接受先立「伴侶制」專法,過幾年再修改民法?
同志團體及其支持者,必須心頭抓乎在。為什麼當初會讓同性婚姻合法化運動,跟解構婚姻與家庭的運動團體掛勾?同性婚姻合法化運動,本質上是一種性別平等運動,跟解構婚姻與家庭的運動,並不一樣。
跟性解放運動,也不完全一樣。講得更清楚一點,同性婚姻合法化運動,在策略上應該被當成人權運動,並與性解放、解構婚姻與解構家庭的運動,區隔開來。這點是婚姻平權運動的關鍵策略問題,如果領導者不能釐清方向,將使得婚姻平權運動再度被帶往錯誤的道路。
同志運動一向與性解放運動走得很近,而其理論依據來自女性主義。同志遊行之所以裝扮清涼艷麗,就在於認定所有性別壓迫都來自傳統父權的性別規範,因此衝撞這套規範就是打擊敵人。問題是這樣的運動策略適不適合當前台灣社會,至少適不適合當前同性婚姻合法化運動,值得反思。
也有一群支持同性婚姻的人,乃為了解構婚姻,他們認定婚姻的本質就是壓迫、是一種必須被拋棄的制度,而支持同性婚姻也等於部分解構了傳統婚姻。一位知名女歌手就是抱持這樣的觀點。問題是修民法承認婚姻,是要拋棄婚姻制度嗎?顯然不是嘛!同志將來要離婚,還是必須歷經哭鬧打罵的倫理悲喜劇碼。

▲反同挺同聚集立法院外,警方人牆阻隔避免衝突。
還有一些人更激進地想要改寫家庭定義,把家庭組成跟血緣與婚姻完全脫鉤,但顯然得不到什麼迴響,自己也不敢再提。
所以說如果同性婚姻運動能夠釐清運動界限,在運動策略上就可據以做出調整。簡單講,做為一個扶持弱勢族群的人權運動,策略上應該爭取其他族群的支持,而非與之為敵,形成對立。
比如動輒把不支持同性婚姻,或者對同性戀不抱持好感的人,稱之為「恐同」,甚至說現有婚姻體制就是一種「異性戀霸權」,都是沒有必要的惡意修辭,聽在非同性戀者耳裡,只會更加反感。一項運動,如果不能理解反對陣營的心態,不能同理對方的感受,就很難爭取人家的支持。許多人不支持同性婚姻、對同性戀沒好感,就只是一下子難以適應,需要時間來化解,沒必要冠以病名罪名。
又比如把訂立「伴侶制」專法當成歧視,說是等同於美國的黑人學校這類隔離政策云云,根本忽略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去年才承認同性婚姻,但在此之前,美國各州早已施行了多年的「伴侶制」,更不用說歐洲那些如今同性婚姻已合法化的國家,都是先施行「伴侶制」,再過度到同性婚姻修法。
還有人說另立專法等同於強迫台灣接受「中華台北」稱謂,都是壓迫。拜託,那台灣是不是現在就應宣布更改國號?或者什麼國際活動都不參加?顯然不是嘛,莫讓婚姻平權運動再度被帶往錯誤的道路!


原文網址: 沈政男/婚姻平權被帶往錯誤的道路? | ETtoday論壇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1201/821469.htm#ixzz4RalPa5jz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IKOO wrote:
這篇文章我覺得大概...(恕刪)

賣不掉 加價賣 再賣不掉 銀行幫你賣
寫了,我想講的。我是同志,但我不想解構異性婚姻的核心價值,我支持婚姻平權,也支持先立專法,民法修改實在牽涉太多層面,同運團體想繞過伴侶法直接修法,實在太躁進。
更何況不是每個支持婚姻平權的同志都會支持性解放的概念以及通姦除罪化,現在同運團體一直操弄對立議題(反同亦是),讓婚姻平權運動現在變成高度政治議題,至少民進黨一直在介入操弄同志議題,以規避目前施政無能的窘境,我希望婚姻平權能落實,但至少是單純的在獲得廣大共識下,而非現在變成政客撕裂台灣的一把利刃
要人尊重少數但這些人尊重多數了嗎?

實在忍無可忍,以後有任何反同志的遊行我都會參加並捐款支持!

E見鍾情,獨E無二,The Best or Nothing, Only Mercedes-Benz!
IKOO wrote:
這篇文章我覺得大概...(恕刪)
同性戀是心理變態,社會需要的是將同性戀立法強制醫療.
同志遊行看就噁心
這一位還是精神科醫師,婚姻平權跟神經病不能畫等號
給專法還被戴歧視帽,還是算了吧,都不給了.

什麼時候變成專法民法二選一了,,??,,可真貪心.
IKOO wrote:
婚姻平權被帶往錯誤的道路?
...(恕刪)

那個 ... 我想問

電視上常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是不是在平權之前,「婚姻」本身就已經被帶往錯誤的道路了?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少子化的時代
一直肛肛好,肛肛好,肛肛好
實在不是很好
水云 wrote:
是不是在平權之前,「婚姻」本身就已經被帶往錯誤的道路了

假平權真解放。
原文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魔鬼藏在細節中,
一般人尤其年輕人沒作功課很容易被牽著走的。

為什麼群眾這麼容易煽動,
貧富差距擴大,
受薪階級的窮忙,
家庭和社區人際關係日益疏離異化也是主因。
家庭的解構一直進行著,
差別在方向而已。

yossiger wrote:
寫了,我想講的。我...(恕刪)

給你一個
我小孩學校有幾位老師是同志,但我覺得他們教學很認真細心,也非常關心孩子。因此同性婚姻我不反對,我希望他們也能得到幸福。
但這一串抗爭看下來,我覺得這些挺同者真的太自我中心,也很難理解為什麼另立專法是歧視,公投就叫踐踏人權,反對者就叫保守落伍,逼得我只好站到對立面去。感覺上他們不是真心要爭取婚姻平權,只是想建立同性戀霸權論述。一個社會裡應該要容納多元意見,有了多數共識再漸進式修法,這樣一步就想登天,只會帶來反效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