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假好歹用些能吃但低價的東西去做吧,用塑膠做? 一煮馬上穿幫了,更不用說要吃得下去?
想到之前有個紙捲米新聞也是頗怪,一粒米才多少錢,光把紙捲成米的工都不合本了,
更不用說煮來吃還不會被發現........
不過翻了幾家新聞,底下留言發現倒是一堆人就這麼信了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924785
塑膠米?奈及利亞查獲疑中國製2.5噸假米
2016-12-22 09:4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西非國家奈及利亞最近查獲102袋共2.5公噸的「塑膠米」,海關官員懷疑這些假米是從中國走私過來,這批塑膠米看起來和真米沒什麼兩樣,目前已交給實驗室查驗具體成分。
據《BBC中文網》報導,奈國拉哥斯港(Lagos)的海關關長馬穆杜(Haruna Mamudu)透露,假米煮起來相當黏,不知道如果真的吃下肚會有什麼後果。BBC記者親手捧起塑膠米,發現觸感和真米沒什麼兩樣。
不過BBC記者表示,用鼻子嗅聞時,就能感到這些米粒有化學物品的氣味。奈及利亞官員認為,應該是耶誕節和新年前後該國糧食售價飆漲,所有才有走私份子趁機要把塑膠米帶進國內。
找新聞時還發現,香港蘋果還拿這來做文章......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art/20161224/19875024
紙米和塑膠米
看新聞,紙米後有所謂「塑膠假米」,畫面上當然分不出真假,當事人抓一把上手也無法分辨,直至生米煮成熟飯,其質感奇黏,口感怪異,不但沒米香飯香,還有股化學品味道,且好幾天(甚至更長日子,待實驗證明)不會變壞──完全是化學製品,如何吃得進肚子中?
尼日利亞當局在一隱蔽貨倉搜獲102袋,共重2.5噸的「塑膠假米」,疑來自中國大陸,不法份子趁聖誕新年前夕糧食價格大幅上升,故在此時段把假米混入市場。
西非尼日利亞是以黑人為主體的國家中人口最多者,近二億,石油產業在經濟上扮演重要角色,生產花生、可可、棕櫚油、椰子,米靠輸入,「這條水」商機無限。
並非因遠在尼日利亞,大家就掉以輕心視而不見。早在今年5月,東南亞國家如印尼、印度、新加坡等已有發現。有沒有假米隨假蛋假麵假海味假臘味一切假劣毒食品來香港?未知(未發現而已)。
其實多種假米(不管紙捲、塑料做或其他化學合成品),需一定成本經一定工序,還有走私代價,無良賤商計過數,才用本傷人牟利。防不勝防。
毒害國人還禍及其他國家,就是「中國之恥」,沒行動制裁嗎?真叫人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