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董字輩的奇葩言論又來了!
老不死的白髮蒼蒼還不退休,存心想讓台灣老銀行被淘汰!
台灣行動支付如果是50、60歲以上的人在主攻當然沒有未來阿,這是毫無疑問的短視、窄視野的問題!
水果日報
怪中國來亂 憂「第e支付」成不了氣候
【廖珮君╱台北報導】為打造無現金社會,金管會力推行動支付,但金融大老卻不看好。第一金董事長蔡慶年昨直言,台灣第3方支付「沒有未來」,因已被中國打亂掉了。他說,在金融服務好、個人信用佳的台灣,不容易存在第三方支付,他連自家的「第e支付」都憂心「成不了氣候」。
第一金董事長蔡慶年直言,台灣第3方支付沒有未來,市場已被中國打亂了。業者提供
一銀4年幾無收入
所謂「第3方支付」,是指交易雙方把款項放在銀行,等賣家交貨給買家後,買家就可通知銀行,再把錢轉給賣家。
據金管會統計,目前專營第3方支付者,包括歐付寶、智付寶、支付連等5家;兼營第3方支付業者,則有22家銀行,其中10多家銀行已陸續營業,部分銀行還自己發展網路商城,如第一銀的網路商城。
但第3方支付發展至今仍沒有亮麗成績。蔡慶年直言,第一銀行4年半前開始投資第3方支付,但扣掉成本,幾乎沒有收入,這就是真實情況。
蔡慶年指出,台灣的第3方支付比不上中國,中國做跨境交易,例如中國的微信支付就直接交易了,根本不需要金融機構介入。不過,金管會官員剖析,微信背後的第3方支付是「財付通」,所有金流仍需經過銀行。
網購偏愛刷卡回饋
蔡慶年表示,第3方支付市場,不知是台灣走得太慢,還是中國跑太快,整個市場擾亂掉了,而且台灣購物都透過信用卡,也不會有信用問題。他說,在信用佳、金融服務好的台灣,第3方支付不容易存在。
蔡慶年昨赴台大做儲備幹部(MA)徵才,台大學生提問,第3方支付法規並不完整,且主管機關還裁罰過第3方支付平台業者,問一銀如何因應?
蔡慶年認回答,若是1個小平台,出現問題可能是民間糾紛,但若是1000個平台中,200個有問題,就是社會問題,台灣和中國不同的是,台灣要先制定法規、可行後,才讓業者上路,但中國是等出狀況後,再來收拾,發展大不同。
其他銀行業者說,台灣民眾網購,不願透過第3方支付,仍是因交易習慣問題,如刷信用卡交易安全又有現金回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