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接管?傳教育部內定杜正勝出任國語日報董事長!
2017-10-31 21:24聯合報 記者王寓中╱即時報導
「國語日報」改選董事長衍生教育部欲接管董事會的爭議,教育部主張國語日報董事會半數董事官派,並且在十月十二日正式向法院聲請解聘全體董事的職務。據了解,教育部主導國語日報董事會改組的政策強硬,除了訴諸司法,連未來的國語日報董事長都傳出已有內定人選,傳出人選就是在扁政府時期引發藍綠極大爭議的前教育部長杜正勝。
除了杜正勝外,藍營內部傳出教育部內定的國語日報新董事名單,還有前教育部次長吳財順、范巽綠及台灣智庫執行長莊國榮。莊國榮今天面對記者詢問時則是駁斥,沒有這回事,從來沒有聽過,他沒有參與國語日報的相關爭議處理,完全是亂傳、猜想。
國民黨立委陳學聖今天表示,如果民進黨政府讓杜正勝當國語日報的董事長,絕對是一場「政治風暴」的開始,若由杜正勝主導接管國語日報,一定是政治意識型態掛帥,國語日報的專業及媒體的獨立公正,將受到嚴重侵蝕,變成民進黨政府的「國家日報」。
陳學聖指出, 杜正勝2007年從嘉義調來大吊車、將中正紀念堂大中至正牌樓改為「自由廣場」,引發極大衝突,過去民進黨在野時主張黨政軍退出媒體,如今不但不讓國語日報回歸專家,反而把手深進媒體,而且越來越深,形同全面綠化國語日報。
據了解,教育部長潘文忠請出杜正勝,就是要重整國語日報,國語日報在今年三月董事長改選爭議時,一度選出中研院院士的新任董事長曾永義,杜正勝是中研院院士、前教育部長,還是師範出身,曾任國小教師,從各項經歷看起來,都更加「適格」出任國語日報的董事長。
但除了藍營立委強烈質疑外,國語日報內部也相當憂心,認為請出杜正勝出任董事長並官派一半董事,教育部就形同接管國語日報,過去國語日報的董事會雖爭議不斷,但編輯部還能維持起碼的媒體專業,蔡政府全面綠化董事會後,國語日報將變成另一個教育電台,現在的國語日報還能監督、針貶教育部的政策,未來將完全成為教育部的政令宣導工具。
藍營人士指出,二○一四年爆發太陽學運,當時民進黨立委質詢時指出,從太陽花學運開始,「國語日報」報導服貿立場偏頗政府,只有單方面「服貿對台利大於弊」的說法,完全未提學生訴求,質疑報社根本在洗腦小學生。
藍營人士指出,當時的教育部長蔣偉寧回應時反問民進黨立委,「委員是想要教育部監督媒體嗎?」蔣偉寧強調,服貿是社會關注的議題,教育部不會過問媒體報導,國語日報是「媒體」,報導自有社會公評;如今民進黨執政,國語日報董事會全面被接管綠化後,還是「媒體」嗎?
國語日報現任董事會從2014年3月1日上任,今年2月28日已經任滿,超過半年沒改選,教育部認為情節重大,9月認定董事會沒有改善可能,10月進一步採取司法手段,依民法向台北地院遞聲請狀,解除全體董事職務,並依「非訟事件法」請求指派臨時董事,協助改選新董事會和監察人。
教育部認定,國語日報1948年依教育部訓令開辦,政府資助機器、人力,相關檔案都有保存,本質就是公有事業,屬於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現任董事不是出資人,只是「名義上的股東」。
據了解,教育部之所以掌握國語日報的捐助資料,多半也是靠今年初董事長改選爭議所賜,是過去的藍營董事會成員將當年省國語會的檔案,全部交給潘文忠和教育部,才使得教育部有介入的法令依據;至於外傳引發董事會爭議導火線,去年7月間國語日報與建設公司完成簽約合作的都更案,此一都更案背後涉及的龐大利益,綠營從藍營取得資料後迫不急待接管國語日報,日後都更案發展也將更受注目。
=======================================
杜正勝的學經歷罄竹難書,一定能帶領國語日報駕鶴西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