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真的嗎
我想人民日報罵的應該是中國演藝圈吧
娘砲藝人是不是在中國比較容易紅起來
中國藝人我沒有在注意
最後有一個問題
娘化跟太監化區別在什麼地方
zxctwtw wrote:
這是真的嗎我想人民...(恕刪)
多看小日本現在年輕人就知道了。。。
所以避免像小日本娘砲,當然要痛批阿。。。



在東京最時尚的原宿區,大群化了粧、染髮或戴了假髮,眉毛修翦整齊或染了不同顏色的年輕人,在選購衣飾及化粧品。他們穿了寛身褲子,從外表看來,難以分辦性別。
這是日本新興的「無性別時尚」(jendaresu-kei)現象。雖然無性別也可形容那些穿著較男性化的女性,亦可以形容那些生為男性,但卻沒有興趣購買男性西裝或其他男性衣飾的群體。
藝名RyuChell的男藝人伊加隆二(Ryuji Higa),以花俏的打扮及嬌弱的形象爆紅。不過他強調他既非易服者,也不是同性戀者,他的女友是知名模特兒Peco。他跟其他男性作中性打扮,只是顯示男性並不需要依循的既有的男性打扮。
據說,日本星探丸本隆志(Takashi Marumoto)首先打造出「無性别男孩」,他招募了一些性别特徵並不明顯的男孩參加時裝表演,並與他們簽訂模特兒合約,利用他們在社交媒体上的人氣建立一群粉絲團。
另一位以無性別打扮的日本演藝界紅人,還有托曼(Toman Sasaki),他以女性的打扮發展其事業。他是模特兒兼一隊男性組合「XOX」的成員,衣櫃裡滿是貼身的小背心、寛鬆的外套和緊身牛仔褲,外出時會塗上口紅及穿上高跟鞋等。還有田中元季(Genki Tanaka,藝名Genking),他留着白金色飄逸長髮,經常穿迷你裙,經常主持節目,介紹年輕男性化粧、染髮及如拍照造型。
美國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人類學教授詹妮花.羅拔遜(Jennifer Robertson)在日本長大,對日本的性别文化議題有廣泛的研究。她說:「這股風氣是將以粉色代表女性和藍色代表男性的性別界限模糊化起來,他們在努力打破男性衣飾的限制。」
來源摸我


Lei123 wrote:
類似一個是被罵不敢...(恕刪)
民國漁民確實是不能對海上保安廳怎麼樣...但是民國海巡署可是有過用水槍砲去衝擊/驅除保安廳船艇喔...
中國人:抗日還是要靠國軍!
吶,中國人可是很稱讚我國海巡隊的作為,並批評[中共海警]毫無作為喔


喔,055不是建成下水嗎?還不上??

所以這位匪民的"比喻"是耍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