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2975人,這就是特朗普“感到自豪”的災害應對

一轉眼,距離波多黎各遭受颶風“瑪利亞”譭滅性打擊已經過了近1年。自去年年底以來,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數一直停留在64人,導致外界不乏質疑數字“過低”的聲音。

8月28日,波多黎各政府接受了一所美國大學的調查結果,宣布將死亡人數上調至2975人,比起先前足足翻了40多倍。

據CNN新聞28日消息,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梅肯研究院公共衛生學院(Milken Institut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曾接受波多黎各總督里卡多·羅塞略的委托,調查遇難者人數。當天,該大學公布估算結果:

風災直接或間接致死2975人,遠超去年所推測的64人。




死亡2975人,這就是特朗普“感到自豪”的災害應對


在颶風中搶救家當的餐廳老板 圖源:路透社

羅塞略隨後在記者會上宣布,把這一結果認定爲官方數據。不過,這依然只是估算出來的數據,併沒有具體名單作爲佐證。“但它有科學依據”,羅塞略表示,波政府還將繼續進行調查,完善官方數據,“這箇數字還是可以變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可能會更少,還可能會更多。”

CBS於28日介紹了報告的細節。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流行病學研究人員通過比較去年9月至今年2月與常年同期內波多黎各地死亡率,推算出若沒有風災,波多黎各應死亡多少人。然後,他們把多出來的死亡人數歸咎於颶風“瑪利亞”。




死亡2975人,這就是特朗普“感到自豪”的災害應對


俯瞰受災後不久的波多黎各 圖源:《華盛頓郵報》

研究人員還髮現,盡管所有年齡組和社會階層都受到了影響,但今年2月以前,經濟髮展水平較低城市的民衆死亡率要高出45%。而在今年2月以後,65𡻕以上男性的死亡率大幅增加。“總的來説,我們估計40%的城市在調查期間的死亡率明顯高於前兩年同期水平,”報告上寫道。

爲何出入這麽大?美聯社解釋,美國在如何認定因災死亡方面沒有全國性標准

。根據美國國家颶風研究中心數據,2005年襲擊美國南部墨西哥灣沿岸的颶風“卡特里娜”致死大約1200人。

該中心只髮布災害直接致死人數,如被建築壓死、被風颳起的物體砸死、溺死等;只有一些地方政府會統計間接死亡人數,如死於心髒病或房屋火災的人。




死亡2975人,這就是特朗普“感到自豪”的災害應對


大水逐漸退去後,一片狼藉的波多黎各島 圖源:ABC

CBS稱,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報告中也認爲,之所以先前推算的死亡人數過低,正是因爲波政府只統計了直接致死人數。而他們所做的研究最爲“縝密”,考慮到了多項可能引髮死亡率變動的因素,包括災區通信不暢、醫療人員未經培訓,不知如何開因災死亡的證明、大批災民逃離波多黎各等。

去年年底以來,關於死亡人數的調查層出不窮,範圍大致都在1000人出頭。《紐約時報》刊文推測死亡人數爲1052人;《美國醫學會雜志》認爲,約有1006至1272人死於風災;賓夕法尼亞大學也曾髮布報告,推測人數應爲1085人。

只有一箇調查得出的結論比這次還多:由哈佛大學牽頭的一箇小組在今年5月髮布人口普查報告,估算“瑪利亞”在波多黎各致死4645人。



死亡2975人,這就是特朗普“感到自豪”的災害應對

6月1日,民衆聚集在聖胡安議會大樓外,抗議死亡人數過低 圖源:ABC

主持本次研究的卡洛斯·桑托斯-布爾戈瓦(Carlos Santos-Burgoa)教授表示,他們還將就具體死因繼續進行調查。

不過,米爾肯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林恩·戈德曼(Lynn Goldman)遺憾地指出,再怎麽查,也“永遠無法確定這2975人的身份了”。

應對措施太失敗?

白宮曾在災後多次誇贊美政府對“瑪利亞”風災應對有力,直到28日得知死亡人數更新的事後,白宮新聞秘書薩拉·桑德斯(Sarah Sanders)還髮表聲明稱,特朗普“對聯邦政府爲幫助波多黎同胞所做的一切工作仍然感到自豪”。然而,不少波多黎各民衆卻對救災力度非常不滿。

《赫芬頓郵報》曾在8月初提到,颶風過後,波多黎各島上的水電、交通和通信便陷入癱瘓。具體來説便是,當地平均84天無電可用,64天沒有水源,41天手機收不到信號。直到現在,電力供應也沒有完全恢複,還有大約6萬戶民居的屋頂有待修葺。




死亡2975人,這就是特朗普“感到自豪”的災害應對

時至今日,波多黎各很多道路還無法通車 圖源:《華爾街日報》

居民爲此怨聲載道。貝斯扎伊達·羅薩多(Bethzaida Rosado)76𡻕的母親因災後當地缺乏氧氣瓶而去世,她對美聯社表示,自己至今耿耿於懷。“看著母親因爲沒有氧氣死去,你知道那是什麽感受嗎?”她痛苦地説。

另一位居民洛德斯·羅德里格斯(Lourdes Rodriguez)也對CNN道,他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父親因呼吸機沒電而去世。



死亡2975人,這就是特朗普“感到自豪”的災害應對


懷抱兩箇孩子、至今沒有正常居所的女災民 圖源:美國財經博客“Zero Hedge”

CNN消息稱,波多黎各當地官員也在28日陸續站出來回應,抑或抨擊特朗普的説辭,抑或表態將著力於災後重建。

聖胡安市長卡門·尤林·克魯茲(Carmen Yulin Cruz)指責特朗普政府“變相殺害災民”,“這永遠見不到太陽的2975人里,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爲政府援助不夠、默許有關部門不作爲而死去。”她強調,這份報告“令人痛苦和羞恥”。

羅塞略也承認,他在處理這箇問題上犯了錯誤。“我同意。這本來可以變得很不一樣,然而我不認爲這涉及任何政治因素,我唯一考慮的是波多黎各人民的福祉,是更好地得知信息和真相。”

他還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成立委員會,認真考慮報告提出的改進死亡證明程序的建議,併將修建一座遇難者紀念碑。



死亡2975人,這就是特朗普“感到自豪”的災害應對


一家屋頂被掀掉的超市 圖源:路透社

此外,美國民主黨議員尼迪婭·貝拉斯克斯(Nydia Velazquez)也表態,特朗普政府的應對措施實際上“極爲不足”。

據美聯社補充,“瑪利亞”風災前,波多黎各經濟多年衰退,負債超過700億美元,處於財政破産狀態,當地失業率達到12%,貧困率達45%。而“瑪利亞”造成損失高達大約100億美元,給經濟“雪上加霜”。

羅塞略曾不滿地説過,波多黎各的地位如同美國殖民地,居民其實就是“二等公民”。





一樣是當屬地

要當香港還是當波多黎各呢?

這事要是發生在中國,美奴路黨們能把政府罵出翔來。
可要是燈塔國,美奴絕對是消音狀態,這就是為什麼美奴越越臭不可聞的道理!
波多黎各人在美國的地位可能還不如琉球人在日本


關鍵是美國只搶了一半,墨西哥兩大恨:一是被美國搶了很多領土,二是另一部分領土和人美帝居然不肯收,公投了都不收。

ObiWong wrote:
一樣是當屬地要當香...(恕刪)


那就看自己怎麼選了哈哈

97前移民的很多

後來還不是都跑回香港了

所以啊

做好國籍的 辨別十分重要


不能港籍華人到香港就自動擁有中國國籍

那些明顯入籍外國的 當然就是外國人


香港的政治活動嚴禁那些居港的外國人搞事

否則把這些外籍華人也驅逐出境

波多黎各不能成為美國一個州的的問題在於,是少數族裔,西班牙語,且生育率過高,必須主動接受同化才能融入,同化是最大的仁慈

不然即使公投 要加入美國一州

美國還是不要啊


美國所謂的先進,其實就是隱瞞不報。
英國去年大火燒死多少人,到現在還沒公開。
主要是超人休假,
美國隊長談戀愛,
蜘蛛俠還在讀書,
鋼鐵俠變彎,
神奇女俠生孩子,
綠巨人在減肥,
黑寡婦在墮胎。

這不,都趕在一起了,
要怪就怪雷神,
把鎚子搞丟了,
被一工地農民工撿到,
亂敲,這不,波塞冬忍不住,

打了一個冷顫………………


波多黎各人肯定非常樂於見到台灣成為美國屬地,這樣...

作為美國殖民地的地位下面就生出一個"次殖民地"

就如美國黑人雖被白人歧視,但黑人更歧視亞洲人的道理
埋冤國有35%低智失憶並集體罹患重度"失德哥爾摩症候群"的選民,投票率87%
纽约一地的波多黎各人就比其本岛上的人还多,年轻人都跑去美国谋生了,波多黎各的今天就是台湾的未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