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貨出去, 人進來, 高雄發大財以及十年500萬人口的具體作法.

其實韓總的貨出去, 人進來, 高雄發大財, 十年五百萬人口並不是沒有機會的空想.
配合當下局勢, 這是大有可為的目標.
如果2020國民黨全面執政, 首先要做的是, 提出投資移民法, 擴大中國及外國在台投資, 降低入籍年限以及連續居住(也就是俗稱的作月子)門檻. 在投資移民這邊, 可以把高雄做為一個實驗地區, 定向吸引中外資. 對於投資的中外資, 需要限定所投資企業的本地雇用規模, 並容許高收入及高學歷的高管及技術人才已一定比例選擇自由入籍台灣. 這種作法對於中國投資方相對有效. 因為適逢中美貿易大戰, 中方有許多科技以及製造業都在尋找境外生產及開發的良好地點, 台灣有著高性價比的優秀科技人才, 又有足夠的腹地及基礎建設. 語言文化相近相通. 透過MIT行銷中國品牌可以輕易閃過計劃對中採取貿易壁壘的國家及地區, 並可較易取得高科技技術輸入的許可. 而由於台灣與中國治權的分離, 進一步保障了中國投資客的人身及財產安全. 與中國同一時區, 200KM的一水之隔, 也方便了中國富豪在中國及海外賺錢的便利, 重新成為亞太運營中心的機會將可成真. 而台灣可藉由這些方式減少少子化帶來的衝擊, 引進高端人才及資本家. 如此, 人進來(人才及資本投資), 貨出去 (Made in Taiwan), 高雄發大財, 十年500萬不是夢.

對於國民黨而言, 這些取得身分證的大陸人士, 基本上是穩固的鐵票, 將可有效抵銷老一輩深藍人士凋零的趨向, 以抗衡本土意識擴大的年輕選民. 以鞏固及保證未來的執政優勢.

笨貓慢爬 wrote:
以抗衡本土意識擴大的年輕選民,...(恕刪)

待這些吃丶住靠父母的年輕選民毛長齊後,要為自己的小孩拼生活時,想法會改變的。
沒有陸資基本不行,
但是台灣現在是限制陸資的,
所以困難度有點大。
而且高雄對陸資的排斥感肯定高,
所以陸資也會考慮,
韓國瑜能在高雄多久,
也許下一任就沒了,
投資風險太大了。

韓能做的就是頂多把農漁產定額賣出去,
其他的要自求多福,
畢竟他沒首長經驗,
有些事講得容易,
實際上要做很困難。

貨出去, 人進來, 市長層級可以搞定.

人口10年 400 ~ 500萬, 那高雄必須要很國際化, 很開放, 這要中央政策配合, 基本上不可能.


xjf1100@yahoo.com wrote:
钱还有人排斥...(恕刪)


老闆是大陸人你不排斥,
不代表高雄人能接受,
基本會很難適應的,
所以別太理想化。
這問題已經解釋過了,人口分設籍人口跟長住人口
高雄市設籍人口277萬,長住人口可能快要300萬(包括外勞監護工)
目標十年後長住人口500萬,戶籍人口可能是350~400萬
其實真正需要島內移動或生育的人口沒有這麼多
重點是能否吸引到100~150萬的境外人士
如果能提供出這麼多勞動力職缺,其實一點都不難
新加坡的台勞不就是是個很好的例子?
況且500萬是個挑戰目標,達到400萬可不可以?可以嘛
笨貓慢爬 wrote:
其實韓總的貨出去,...(恕刪)
如果五百萬不是落籍,而是工作人口,看看有沒有機會

7rabbit7 wrote:
老闆是大陸人你不排...(恕刪)


别想多了,每个月多2000块月薪,喊起大陆人老板一点违和感没有.....

去看看汪小菲还不是在台湾做老板...

xjf1100@yahoo.com wrote:
别想多了,每个月多2000块月薪..(恕刪)


高雄人基本都是自住房還有車,
不缺這2000,
多20000萬可能來行,
2000真沒法打動高雄人。

笨貓慢爬 wrote:
其實韓總的貨出去,...(恕刪)

一遇到覺青死守台灣的魯蛇心態
不僅投資移民、技術移民或是外資全都會跳水

是有多失敗的人生,才會選擇死抱著台灣不放
愛台灣不是死抱著不放
要讓它持續壯大,成為世界頂尖
就必須要有世界各地的人才匯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