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執政2年負債減少95億不是有8800億怎麼這個圖寫減少95億 謝謝難過8800億沒算在負債?謝謝我知道離岸風電是台電備啦 但是最近外資徹走我們還要背這個負債嗎?所以離岸風電不做了 所以沒賠錢吧?還是說一樣有賠 只是比較少?謝謝
變態化身DIO wrote:所以負債真的減少95億?謝謝 其實,減少債務"數字"的方法有很多種第一步叫 借新還舊 是的,沒錯,借新的還舊的如果是 利率下跌 趨勢下借新的還舊的,白話文,利息支付額會降低 第二步,叫做 總貨幣發行額度 可以買到的東西我用譬喻來說好了 N 年前,總貨幣發行額度 1 卡車,可以買到 1 卡車東西N 年後,總貨幣發行額度 2 卡車,可以買到 3 卡車東西為什麼?例如說,買對了東西,是 需要的 貴金屬 然後 加工錢 有多賺,再 多買一點 → 越買越多 的概念當然,弄對了(加工)服務,也是會 越買越多 第三步,在 上一任政府,當時立委 就提案 (通過)最低還債率 從 7 % 要 提高到 9 %我數學不太好,2 % 是 95 億,所以 100 % 是 ... ?
變態化身DIO wrote:所以負債真的減少95...(恕刪) 1.一律要求對方給你資料來源。看不到數據從那個單位來的,不要理,這是消耗你舉證(那怕後來你對了),他們不必舉精確資料,就一直傳亂抓的圖。2.這一次,確實減少95億。參考新聞連結,新聞有說明統計來源,詳細數字等。https://www.google.com.tw/amp/s/udn.com/news/amp/story/7238/3170527
不過,國債創新高https://www.google.com/amp/s/udn.com/news/amp/story/7238/3013856國債創新高 每人背104萬元2018-03-06 00:21 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專題報導根據立法院通過的二○一八年中央政府總預算,今年預計舉債二千多億元。到今年底,中央政府長期債務(一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達五兆六四八六億元,中央及地方合計債務餘額達六兆五四二六億元,舉債續創新高。連同潛藏負債在內,平均每人背債一○四萬元。依國際組織標準納入短債、保險和退休金擔保等負擔,政府負債金額超過七兆元。主計總處統計,至去年六月底,我國潛藏債務(各級政府未來或有給付責任)為十七兆七三四一億元,與各級政府累積債務加總,負債逾廿四兆元。以二千三百萬人口數估算,若排除潛藏債務,平均每人負債卅萬元;計入潛藏債務,平均每人負債一○四萬元。也就是說,才剛出生的小寶寶,馬上背負百萬元以上的負債。蔡政府執政後,去年的中央政府累計舉債占前三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平均數為百分之卅二點一,今年預計成長到百分之卅二點九九。在馬政府執政初期,為因應全球金融海嘯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導致政府赤字增加,債務占比到第二任期才逐年遞減。地方負債方面,今年地方政府累計債務餘額達八九四○億元。其中,縣(市)債務餘額一六三四億元,相較於中央政府長期債務成長,縣市的負債狀況反倒是「瘦身有成」。財政部國庫署表示,目前債務超限的宜蘭縣及苗栗縣,都依行政院核定的償債計畫執行,去年分別還債四億、三點九五億元。前幾年債務比率已達債限九成,達到預警標準的雲林、嘉義、屏東及南投,去年合計還債十六點七億元,債務比率已降至預警標準以下;剛進入債務警戒的新竹縣,去年度償債一點六億元,償債情形良好。「縣市已連兩年實質減債,」國庫署高層說,可能大家都被苗栗縣瀕臨破產的事件嚇到,「財務改善狀況已成為縣市首長的施政績效之一」,縣市不僅依償債計畫還債,還比預期還得更多,再也不能用「苗栗化」來形容財政惡化了。縣市努力實質減債,中央政府反而「債多不愁」,國庫署官員坦言,大家要建設、希望政府多支出,結果造成中央減債大不易,儘管無法實質減債,但債務狀況仍在控制範圍。國庫署高層表示,潛藏負債不是債務,是「未來或有給付責任」,依國際組織標準,也未將未來或有給付責任列入債務計算。根據經驗,因歲入會增加,歲出會撙節,今年債務占比不一定會高於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