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根據台灣媒體報導,為充實防空兵力,維持台海空優,台灣與美方商議,增購一個聯隊、66架F16V戰鬥機,相關消息已是公開秘密。據悉,在上週三(2月27日)的總統府軍事會談中,由蔡英文拍板定案,向美方正式提出採購要求。每架單價約在7,000萬到9,000萬美金之間,加上訓練、兩年後勤、新式彈藥,總價將近130億美金(約3,900億台幣)。
這項對美軍購始於馬英九時代,當時馬政府為採購F16C/D,便開始在美國會上下游說,軍方人士表示台灣只要F16C/D,美國不能用F16A/B升級來糊弄台灣云云,而時任國防部副部長的楊念祖甚至公開向美方抱怨,如果不出售F16C/D,美軍就該親自到台海巡戈。
2012年,台灣耗費38億美元巨資升級142架F16A/B為F16V。該升級案被稱為“鳳展專案”,由台美合作完成。升級的F16V固然性能有所提升,但為節約成本,台灣目前升級的F-16V是“簡配”版,使得該機在發電量上不夠,無法兼容更先進的電子戰和雷達傳感系統。
這次對美採購66架F16V,參考中東國家巴林2017年購買19架F16V的單價為7,000萬美元(加之各種服務和零備件,價格相當於1.4億美元)。台灣原本預計單機報價在1億美元左右,但洛馬公司給台灣的總報價為3,900億台幣(130億美元),相當於單價近兩億美元。
 但是,價格翻倍為何蔡政府仍執意要買?台軍方人士稱,此案總價未定,須視內部規格,不能與其他國家購案對比。可美方卻透露蔡政府正規劃動用特別預算,來支付這筆軍購案至少大半金額需求。不是說四大基金都已入不敷出,所以才要年金改革共體時艱,難道現在時艱已過?
而這正是台灣國、民兩黨的共同迷思,認為美國會持續遵守《台灣關係法》,持續對台出售武器。但是不管華府如何協助對台軍售,也無論台灣如何積極的購買軍備,都無法改變兩岸的軍事優勢向大陸傾斜的事實,隨著時間的延伸這種傾斜只會越來越大。像李敖當年在立法院質疑國防部長李傑時說的,跟大陸軍備競賽是“小馬拉大車”越追越遠。
因此,“武力保台”根本是無底洞,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立院稱最強的國防就是心防,此言不虛,最好的“國防”是心防,摒棄台獨思想,追求兩岸和平,才是台灣最好的安全保證。遺憾的是,民進黨正是放不下這樣的心防,才要整軍經武。
嚴德發說要戰到一兵一卒,有能力擊敗敵人的進犯。然而,意識形態的殊異,民心分裂之下,若彼此認知南轅北轍,號角吹響敵人是誰都渾沌不清又如何能戰?若真能戰,多數年輕人為何今天視服兵役為畏途,徵募兵額連續數年未達預期,“全募兵制”只能一再推延。若真敢戰,為何很多檯面上的政治人物都是閃兵一族?若真要戰,為何總統府還要預留逃生通道?退一萬步,升級了F16V,全部更新換代,難道就能就能如空軍軍歌裡唱的“凌雲御風去,報國把志伸,遨遊崑崙上空,俯瞰太平洋濱”?兩岸開打,上得了場嗎?
須知,當年李登輝在總統任內廢止了《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就不再視大陸地區為叛亂團體,法律上中國共產黨已經根本不是敵人,而1992年8月1日台灣國統會通過瞭如下結論,中華民國政府”為求民族之發展、國家之富強與人民之福祉,已訂定“國統綱領”,積極謀取共識,開展統一步伐;深盼大陸當局,亦能實事求是,以務實的態度捐棄成見,共同合作,為建立自由民主均富的統一的中國而貢獻智慧與力量。
可見,追求台灣獨立根本於法不容,兩岸應走向和平融一之路,何必再花3,900億,這些錢全部留下做和平用途,社福、教育、醫療、年金都可大大提升質量,屆時台灣真要成為安和樂利的“喜樂島”,也才為期不遠,若執迷不悟被美方狠宰一刀仍笑,實在不是“台灣價值”的應有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