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重義博士在呂副總統記者會上提到兩個疑點,認為這證明了蔡英文的論文不是合格的博士論文。
第一,目錄沒有標示頁碼。
我相信劉博士應該有先看過論文,所以他不可能沒看到目錄上有標頁碼。

每一章都有標頁碼。
彭文正在節目上幫劉博士進一步解釋:蔡的論文只有每章的開頭有標頁碼,底下的小節沒有標。比如Ch II頁碼是14,Ch III頁碼是28,那14頁到28頁之間是怎麼回事?
我先舉一個最徹底違反劉博士規格的博論:
和蔡英文同年博士,1984年Timothy Morris的博士論文

etheses.lse.ac.uk/77/1/Morris_The_establishment_and_operation_of_national_negotiating_machinery_in_the_London_clearing_banks.pdf
他的目錄頁連一個頁碼都沒有。
他的論文在LSE圖書館登錄格式完全合乎網路上所謂的「標準格式」。

這等大逆不道的情事,還不只一宗:
1980年的Thomas Young

http://etheses.lse.ac.uk/61/1/Young_The_Eugenics_movement_and_the_Eugenic_idea_in_Britain_1900_1914.pdf
這個Young更加大逆不道的,是完全沒有謝辭,全書沒有在任何地方提到指導教授。
再舉幾個乖一點的:
1981年D. Emmanuel 的博論,有分章標頁碼:

http://etheses.lse.ac.uk/3312/1/Emmanuel_growth_of_speculative_building.pdf
如果去看他的各章內容,其實他每一章底下都還有小節,只是沒列在目錄上,所以也沒有小節標不標頁碼的問題。
這本博論多達432頁,沒有標小節頁碼,會不會如劉博士所言,很難閱讀?我想不會。而且他的指導教授和口試委員也沒有如彭主播所言,「彈地土咖」,照樣拿到博士學位,圖書館照樣館藏他的論文。
蔡英文只是多手多腳,列了小節名卻沒標上頁碼,這樣就要被「彈地土咖」、取消博士資格?未免太狠了點吧?
1895年Power小姐這本也是一樣,學位照拿、論文照樣館藏。這本是我在其他地方一再引用的奇葩本,看過她的論文,應該沒有人會覺得蔡的論文不合格。
http://etheses.lse.ac.uk/49/1/Power_The_development_of_unpopular_council_housing_estates_and_attempted_remedies_1895_1984.pdf
還有1980年的Y. .Peri。Peri這本順便可以看一下,直接在題目頁上用手工訂正題目。

http://etheses.lse.ac.uk/14/1/Some_aspects_of_the_relationship_between_the_military_and_polity_in_Israel_1947_1977.pdf
事實往往比想像更離奇。
第二,1984年不可能有雙邊對齊的排版功能,只有電腦排版才辦得到。而且論文裡面有斷字符號 –,這只有電腦排版才辦得到,當時不可能。
彭主播在節目幫劉博士找出了斷字符號的例子:蔡英文論文頁碼第89頁。

1984年真的沒有雙邊對齊的排版功能嗎?這個問題首先是徐永泰博士提出,彭主播也一提再提。我之前已經在別處回答過好幾次,大概人微言輕,沒被聽到。我這裡再解釋一次。
前面提到的1984年Timothy Morris的博論:

http://etheses.lse.ac.uk/77/1/Morris_The_establishment_and_operation_of_national_negotiating_machinery_in_the_London_clearing_banks.pdf
這樣看清楚了嗎?雙邊對齊。懷疑我貼其他論文來充數的,可以自己下載上面那個網址的論文來看。
同樣是1984年的論文:

http://etheses.lse.ac.uk/651/1/Abdallaoui.pdf
懷疑我張冠李戴的,一樣可以下載上面的網址自己看。
最後這一本論文順便可以回答斷字號 – 的質疑。

這是在論文的第11頁,也就是Chapter I 的第一頁。有四個單字在行尾以斷字號 – 隔斷,和蔡英文論文第89頁一模一樣。
彭主播舉的這個例子偏偏還是論文中沒有設定雙邊對齊功能的一頁,不知道是故意自打還是怎樣。
結論:
不論是林教授、徐博士、劉博士、彭主播,他們的共同問題是只以自身經驗為準,也不做進一步查證,便以為自己的經歷放諸四海而皆準。
一群遠赴海外接受嚴格學術研究訓練、拿到博士學位、擔任教授的人士,為什麼會在這麼基本的考證程序上如此輕忽?
我的感覺是他們的預設立場太強了,還沒調查就已先認定蔡英文有罪,接下來就把蔡英文論文上所出現與他們自身經驗不符之處,全都直接視為造假的鐵證,而沒有先做基本的考證工作、尋求對自己預設的可能反證,即使這些反證俯拾即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