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這討論區看文章時,
剛好看到有人在討論國民黨早期執政
建立台灣的電子科技業基礎,才有現在台灣穩定的產業收入
然後,
就看到另一方就說這是美國的功勞,美國放技術給台灣,跟國民黨沒多大的關係!
但這幾日,美國要台積電去美國設廠...
問題是,如果照前面的說法,美國放技術給台灣,那麼美國現在技術應該高於台灣,或者,美國完全有能力自己召集人力設置一個美版的台積電???
所以究竟,台積電技術是高於美國當地,還是輸給美國當地?
台積電本來是台灣的保命符,
因為美國有很多高科技軍武的晶片是靠台積電代工,
所以如果台海發生戰爭,美國會協防台灣,
現在美國無後顧之憂了
8 個字可解釋
美國是 "研究出色, 製造無力"

starseven wrote:
前段時間在這討論區看(恕刪)
chachaping wrote:
8 個字可解釋美國是...(恕刪)

謝謝你的的解釋
不過還是覺得很矛盾
在美國,人力成本高昂,工會抗爭
以及其他配合廠商的物料成本高
再怎麼說,從台灣低成本到美國高成本設廠,是蠻奇怪的
舉例來說,蘋果手機廠現在從中國往印度設廠,也是成本考量!
光是成本考量,台積電往高成本設廠,就是奇怪的事!

而且,如果美國可以研發,完全可以自己複製台積電,不必要台積電過去設廠。
台積電的成立,早有研究。
台灣派遣留學生赴美求學,
與矽谷發展的時期重疊,
因此,透過這些留學生居中
促使美國的技術轉移至台灣。

台灣政府當然有提供園區
有提供配套政策給工廠使用。

美國雖然掌握技術,掌握市場
但是80年代美國製造成本高,
高科技又不能跟傳統產業一樣
隨便就可以移轉生產,
生產需要有知識又精密管理,
所以當時的台灣是符合條件。

美國擅長於實驗室技術,
但是量產製造要找到廠商不易。
需要的成本很高。所以台灣有機會。
以前李國鼎、孫運璿找頂尖人才回國
現在蘇貞昌、蔡英文聘請林飛凡等人
starseven wrote:
美國完全有能力自己召集人力設置一個美版的台積電???
所以究竟,台積電技術是高於美國當地,還是輸給美國當地?
完全有能力...但只要說句話就可達到目的總比花幾百億划算....目前台灣只能乖乖聽話,連個屁都不敢放...前朝時還可放放話拿些籌碼目前只能"自立自強"了...
最主要是政府有遠見
找很多當時在美國的專業人才回台灣
比如張忠謀等人
成立工研院.科學園區
培養半導體人才
如果政府沒有要做
美國人也不會找台灣合作
starseven wrote:
前段時間在這討論區看
問題是,如果照前面的說法,美國放技術給台灣,那麼美國現在技術應該高於台灣,
......
(恕刪)


這句話邏輯有問題? 假設怪怪的 ~

老師教出的學生,都不能比老師好 ??
更怪的是一堆人基於這奇怪的假設,還討論得下去??
starseven wrote:
前段時間在這討論區看(恕刪)


提供以下許多不同網友各自的論點. 解讀問題有很多角度的

美國禁止台積電向華為出貨,勢必讓台積電業績大減;
台積電投資美國,這邊的產能因為限制了華為,過去那邊的投資就是多餘的;
其實台積電只要喊一句:不讓出貨華為,就斷了美國公司的代工,美國立即軟掉。無奈菜總統不同意。

【國民黨叛將楊秋興:】全台灣最賺錢的公司台雞店,82%是外資!我們的股票現在從48啪搞了一些蚊子建設之後,電視機前的朋友:現在只差6趴了,我們已經把48趴台積電股票賣出去42%,現在台灣台積電,你不要以為是我們的金雞母,賺錢的,不是台灣人了,是外資,(外資)現在台機電佔了82%。

本來好端端的生意,被美國逼急了,華為14NM的單下給了中芯,本來任總一直都是秉承合作共贏的態度的,這麼一操作,中芯的資金流就跟上來了,製程經驗開始得到練習,對台積電保持領先不是好事

台積電被美國搶走之後.台灣任何商業價值也沒有了.
梧桐更加沒有顧忌了,說白了,台積電是防止梧桐的一張盾牌。

台積電去美國,不肯能將這邊所有的工程師連家人都帶過去;業績式微之後,勢必有人在高工資和同文同語言的作用下,跳槽中芯,這就是事物的兩個方面。

台灣吹什麼死什麼,一個不變的規律,這不,台積電又被吹死了;
非美國資本家到美國投資的,罕見成功案例;美國骨子裡就見不得他人好他人強。

大股東不考慮錢自然沒問題,要考慮錢的話被川普這麼一折騰,損失不會小,而且是長遠預期上的;華為可能會暫時停止在14NM上,但手機只是生意的1/3;
台灣平常那個吹比12級颶風還強,褲子脫下,原來很小。

台積電在美國設廠,在南京設廠,這其實是資本出逃..
中美貿易戰打的就是離岸資本,台灣省恰恰首當其衝...

台積電成了一塊夾心餅乾,無論怎麼做,受損的都是自己

美國主要是怕台雞店會易手中共.台積電的命運是被瓜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