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8 蔡總統說,民眾除了悲傷還有擔憂的情緒,最近這兩年台鐵已啟動改革,新票務系統將上線,今年增補近兩千名人力,但這樣還不夠,安全是鐵路運輸最根本的要求,面對台鐵累積多年的問題,「我們一定會大刀闊斧,用改革來重建社會信心」。
她強調事故的發生絕對不會是某一個基層人員的責任,這幾天她和院長賴清德都下達指令,事故的調查、普悠瑪和台鐵的總體檢都必須徹底,全面找出台鐵系統性的缺失,也希望司法機關釐清,有無弊案牽涉其中,把系統性的錯誤都修正,才是保障台鐵基層同仁,保障乘客生命安全唯一的方式。
2018.10.28 蔡總統也宣示:「台鐵的改革沒有上限。對於我宣示的每一件改革目標,我只接受一個結果,就是改到好為止。台鐵要找回過去的榮耀,只能破釜沉舟,改革到底。」
「我也要求交通部跟台鐵,在總體檢和改善工程落實前,要立即強化普悠瑪號的安全營運作為。該增加的人力、該強化的防錯機制、該補強的硬體,一項也不能少。」
蔡總統說,最近這兩年,台鐵已經啟動改革,新的票務系統將上線,今年也增補將近2000名人力。但是,這樣還不夠。「安全」是鐵路運輸最根本的要求。「面對台鐵累積多年的問題,我們一定會大刀闊斧,用改革來重建社會的信心。」
林佳龍提及,自己身為交通部長責無旁貸,當然須承擔一切責任。
他第一天即說將負起一切政治責任,向總統與院長請辭
林濁水
4月4日下午6:48 ·
重大交通事故,部長辭職是慣例。
林佳龍依例在臉書說,「佳龍當時即已向總統及院長請辭」。
依體制,部長請辭對象是行政院長。甚至若沒有過份派系矛盾的常態民間公司,職員也沒有越級請辭的。
問題是越級請辭,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就曾做過了,而且更甘脆的完全跳過院長直接向陳水扁請辭過了。
這意味的是「私人關係」先於體制的心態。
不利於體制的正常運作。
越級請辭,會意外嗎?這個黨擺明黨的利益凌駕國家利益,個人利益又凌駕黨的利益,不然為何?市井相傳有某吳姓立委介入疫苗採購,檢調始終未能釐清!
針對太魯閣號出軌事件蘇貞昌是否須負起政治責任,桃園市長鄭文燦6日回應,內閣對重大交通意外必須負起最後責任,「但是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要無限上綱到院長下台?」對此,郭正亮指出,前總統陳水扁時期發生八掌溪事件,由時任行政院副院長游錫堃代院長唐飛下台負責;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時發生的莫拉克風災,時任行政院長劉兆玄內閣也宣布總辭。
2021 四月七日立法院要召開的專案報告,林佳龍該如何解釋台鐵局長懸缺三個月的原因?是派系爭搶太多人擺不平?還是台鐵太難整頓無人敢擔綱?對府院而言,准辭林佳龍是不得不然的選擇,然而,太晚准辭,民意駡火很難不向上延燒,屆時要解釋局長人事案的,就不只是交通部長,而是蘇揆;但太早准辭,偌大一個交通部,上面的部長由次長代理,下面的(台鐵)局長也由次長代理,這還是一個資源最豐沛的部會所應為嗎?
太魯閣號事故太過重大、太過匪夷所思,遠非民進黨蔡政府熟悉的「網軍」可以操作風向,即使網軍出征檢討意見、網軍或綠營同僚火力圍護林佳龍,都達不到效果,理由很簡單,台鐵固然沈痾久遠積重難返,但「督管」台鐵,就是交通部的責任,包括台鐵相關工程的安全維持計畫的落實,承包商毫無疑問必須負起責任,但為什麼一個「前科累累」的承包商可以一而再再而三承攬這麼多工程?交通部或台鐵當然要給一個說法,「黨證」或「曾有黨證」、「黨員」或「曾為黨代表」都不該是競標工程的必要條件,競標公共工程的唯一標準就是是否為有能力的合格廠商,其他免談,這次出事的義祥,顯然並不符合這個條件,那麼誰讓他得標?能不追究嗎? 太魯閣死傷慘重工地安全管理有落實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