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候.在學校都有教過:[禮義廉恥].
這四個字.是我們做人做事.最起碼的根本.
可惜.不少人在社會打混.甚至當大官之後.
就幾乎忘記了[禮義廉恥[的教義.還違背之.
現在我們再上一次[禮義廉恥]的基本課程.
[資料來自:漢辭典]如下:
禮義廉恥
禮,貴賤尊卑之分。義,行事之宜。廉,廉潔方正。恥,知善惡之別。
禮義廉恥為從古至今.提倡的四種道德規範,是治國的綱領。
管子.牧民:「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踰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
民國二十八年,教育部定禮義廉恥為全國各校共通校訓。並明示:
禮為規規矩矩的態度.義為正正當當的行為.廉是清清白白的辨別.恥是切切實實的覺悟.
禮義廉恥 成語解釋.
【解釋】古人認爲禮定貴賤尊卑,義爲行動準繩,廉爲廉潔方正,恥爲有知恥之心。
指社會的道德標準和行爲規範。
【出處】《管子·牧民》:“何謂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示例】古之賢君必厲士氣,當務求難合自重之士,以養成~之風。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指現代社會的道德標準和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