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講這案例, 如果管委會和住戶的觀念是 "充電樁會發生火災", 那真的會貽笑大方.
充電樁不是高電壓, 而是比較高的電流, 裝在自己的電表上, 過載就跳電而已.
坊間現在各大廠牌的家用充電樁, 幾乎是 220V 電壓的規格, 也就是和家用冷氣一樣的電壓.
如果 220V 會失火, 那全台灣每一個住家都很危險, 因為在台灣你幾乎找不到不裝冷氣的住家.
電的熱源是電流, 也就是會熔斷電線, 造成火災.
一般家用冷氣, 一台了不起 3~7 安培,
但電動車家用充電樁不一樣了, 家中變壓器 (ex. 75A, 60A, 50A) 不夠大, 16安培的加減用.
32安培的最常見,
過程哥是裝50安培電流的, 其實應該說48安培的.
也就是一小時可以充大概11度的電.
現在一台電動汽車, 大概搭載60度 ~ 80度的電池容量, 搭配稍許的電能回收, 實際里程大概可跑400公里.
也就是如果電量0%, 充電到100%, 大概花7小時. 70度 / 11度 = 6.X (小時)
(但你不可能把電吃光才充電, 也不會充到100%)
70度的電大約160元, 可跑400公里.
話說回來, 本案可能因為管委會不同意, 就找廠商施工, 然後少數就被多數硬上, 不得不拆.
金摳連, 金BI.



大樓住戶自家電錶私裝充電樁,纏訟2年被迫拆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