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北市幼兒園「疑遭餵藥」案 為何引發全台家長恐慌
2023年6月14日 BBC 新聞
家長們說在今年5月前就通報,5月18日事件在媒體曝光後,5月22日其他家長開始報案,表明不止一人被餵食 (照片非當事人)。
台灣新北市板橋一所知名連鎖私立幼兒園近日發生院童疑遭餵食「管製藥品」案,震撼全台,引發台灣家長恐慌。
據台灣媒體報道,這家位於新北市鬧區的「吉得堡幼兒園」一家加盟店,近日陸續被家長指控園方餵食孩子不明藥物。有家長稱,他們發現孩子近幾個月來,出現自殘、易怒等行為問題,在詢問孩子後得知老師餵食調製的「不明藥水」誘導小童使用。
家長們將孩子送醫檢驗後發現,許多孩子身上被驗出有「苯巴比妥」(Phenobarbita)等管製藥物殘留,並通報處理。該消息在媒體曝光後,引發全台家長恐慌,輿論延燒至今沒有平息跡象。
新北市政府星期一(6月12日)表示,目前至少有八名幼童體內被驗出有微量「苯巴比妥」及「苯二氮平類」等在台灣為三級管製藥物成分;同日,再有22名家長對幼兒園與老師提出告訴,並採集送驗了12份毛髮檢體給鑒定機構。該幼兒園也在同日被新北市要求停業,原本園內67名孩子已有25人轉學,剩下42名幼童則在安排安置中。
台灣新北地檢署說,若有家長報案、或者如果涉犯罪嫌疑,就會一併採集幼兒毛髮送驗調查。幼兒園方則否認提供任何管製藥物給幼兒服用的指控。
家長心聲
一名五歲小孩的爸爸邁可(Mike)告訴BBC中文說,今年農曆年放長假回來,該幼兒園的家長都陸續注意到小孩的健康情況出現狀況。他告訴記者說:「陸續有家長髮現,休假時,也就是被停藥期間,出現情緒易怒、暴躁,睡覺時不安穩驚叫,甚至腳抽筋大哭等現象。開始密切關心孩子在校狀況才驚覺有異。」
另一名女士「小新媽」告訴BBC中文稱,三歲的兒子小新進該幼兒園以前是愛上學、無懼大人的孩子,「但進此校後心情明顯抑鬱、暴躁及易動手,生活自理大大退步,原來以為只是該發育階段的正常反應,現在回想對應起來,是有跡可尋的」,她說。
侯友宜曾在民進黨前總統陳水扁任職時被提拔在中央負責警政,後來他被朱立倫提攜擔任新北市副市長。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
國民黨2024總統大選候選人侯友宜身兼新北市市長,他在去年新北市長選舉壓倒性大勝,但現在,面對新北市家長質疑危機處理緩慢。
小新媽媽告訴記者,她後來趕緊將兒子轉學,之後,兒子到新學校二周後,明顯笑容漸增、體力精神也改善好多,「明顯有落差!我跟孩子說,保證已脫離惡校後,孩子終於可以比較不害怕地透露以前老師的暴行——『我以前會害怕到想躲起來』、『老師會用硬文具打別的誰』——餵不明藥物的情境講述也越來越具體。前後一比較,便可知該校帶給孩子身心傷害有多大!為母者,每一次得知都是無比衝擊、心碎!」
邁克則說,家長們在今年5月前就通報,5月18日事件在媒體曝光後,5月22日其他家長開始報案,表明不止一名兒童被餵食,新北市府卻遲遲等到6月5日,才進行第二次擴大搜索其他教師及園長,市政府處理效率令他們十分不滿。
小新媽對上周兩次的新北市市長對家長說明會提出批評,她認為說明會毫無公開透明可言。她說,此案已是重大公眾議題,卻僅限監護人參加不開放給媒體和民意代表參與此兩場會議,「甚至有是當日4、5個小時或隔日通知,大家都能有空與會嗎?沒空參加的家長,寫授權書給親友代為出席,也不准。」
她強調,一般行政戶政機關,甚至法院都能讓當事人授權她人參加,「而此說明會竟不行?說明會還需大拉鐵門關上,家長是被審訊的犯人嗎?」小新媽說。
這起兒童健康事件,似乎也在台灣政壇揚起風暴。這是因為身為國民黨2024總統大選候選人的侯友宜身兼新北市市長,他在去年新北市長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大勝,但現在,面對新北市家長及輿論質疑危機處理緩慢或不透明。此事件會否影響其攻頂大位,是台灣政壇新的關注焦點。
管製藥物為何出現在幼兒園?
根據台灣中央社報導,幼兒園長與工作人員都供稱,是家長同意餵給幼兒感冒藥水。但家長們否認園方說法,他們拿出小孩用藥單表示絕無此事:「有哪個醫生、家長會同意給孩子吃『苯巴比妥』?」家長們說。
不過,台灣秀傳醫院藥劑師洪正憲則向台媒聯合新聞網說,「有些止咳藥和腸胃藥是含有苯巴比妥,也並非列管藥物,認為幼兒可能是被餵食這種成分的藥品;台媒新新聞周刊也說,根據該雜誌調查,目前台灣藥廠製造含苯巴比妥的藥物,共有9款拿到藥證,有6張適應症屬於相對常見的腸胃道疾病,還有小兒氣喘用藥。」
但家長則強調,根據小孩的就醫紀錄,沒有被開立過上述藥物。台北小兒科醫師林智葳醫師則在臉書說,含有苯巴比妥的複方藥物,在台灣醫生的門診極為罕見被用來給學齡前的幼兒。他說,「理論上來說,唯一的可能是這些孩子有癲癇病史,且明確的有苯巴比妥的處方箋。」
苯巴比妥是什麼?
台灣長庚醫院臨牀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告訴台灣媒體稱,苯巴比妥是一種藥物成分的大類,其中用於口服藥品的幾乎都屬長效的苯巴比妥。他說,含苯巴比妥藥品多用於治療癲癇與或手術麻醉用,是難取得的管製藥品。
苯巴比妥也有用於複方藥品(含2種或以上有效成份),除了癲癇,也會在治療腸胃道及呼吸道疾病的藥物出現。顏宗海表示,過量服用恐導致嗜睡,甚至抑制呼吸有生命危險,而且兒童施用會有成癮徵狀,突然停止施用時,會有焦躁不安的戒斷症狀。
數十年前,台灣有地下製毒工廠以苯巴比妥製作出相關的毒品「紅中」在地下流通販賣,曾導致嚴重的社會及公共衛生問題,該毒品在後來慢慢消聲匿跡。
個人積分:28分
文章編號:87667694
文章段落
個人積分:28分
文章編號:87667702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308783
一開始帶小孩去驗安眠藥的是A家長,事後A家長就讓小孩離開這間幼兒園,B家長知情後就打電話去詢問,得知A家長的疑慮,B家長向家中小朋友確認真的有這情況,才帶小孩到醫檢所檢驗。
醫檢所醫師一聽,也藉由經驗判斷,先讓小孩檢驗巴比妥,因此才在4月時驗出這個64,非常高的數值。
透過醫師和律師的解釋,B家長也糾結了很久,又看到小孩持續出現情緒躁動的問題,最終才決定在5月14日去報案,讓案件曝光,並於5月22日才找上協會幫忙。
個人積分:2083分
文章編號:87667917
個人積分:28分
文章編號:87669490
4.完整新聞內文: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新北市板橋一私立幼兒園幼童疑似被餵食三級毒品和三級管制藥品巴比妥,衛福部醫福會協助當事家長和幼童檢驗。醫福會今天證實,目前已檢驗的28名幼童尿液內巴比妥都是陰性,但有一名幼童檢體「苯二氮平類」(BZD)殘留量明顯高出許多,這也是三級毒品和三級管制藥品,目前仍在查這名幼童就讀的幼兒園所在。
醫福會執行長林慶豐今天在衛福部受訪時證實,這名新被驗到有殘留「苯二氮平類」(BZD)的幼童,其尿液殘留量第一次驗到每毫升20奈克,「我們看到非常有疑慮,因此決定再做一次,用定量方式請外面的實驗室再做一次」,第二次竟驗出29奈克。
林慶豐說,「苯二氮平類」(BZD)要達到對身體有傷害的量標準值為200奈克,為何會對這名幼童特別注意?他指出,因為其他幼童檢驗結果都低於1奈克,幾乎等於沒有,但這名案例被驗了兩次,一次20奈克、一次29奈克,「但是否有其它因素干擾,我們還要調查」。
林慶豐說,醫院也去了解這名幼童的雲端藥例,看是否有吃其它藥物,但只有看到幼童曾因感冒去診所看病,有吃感冒藥,但不知是否有影響,還要再去了解,「須小心處理這件事」,也請這名幼童的家長看是否有意願再讓小孩重新做一次身體評估,並請兒科醫師回報。
苯二氮平類(BZD)屬於中樞神經抑制劑,屬於第三級毒品和管制藥品,是目前最常見用安眠鎮靜藥物,作為藥物臨床上用於安眠、鎮靜和抗焦慮及治療癲癇,而被濫用時常被當作性犯罪和自殺工具,在社會新聞上常見這類藥物被濫用。
林慶豐也說明巴比妥類檢驗結果,目前有28名幼童的巴比妥尿液檢驗結果都是陰性,還有1名仍在檢驗中。這29名孩童中有4名來自板橋這間事發幼兒園,其餘則是家長有疑慮帶來就醫。至於有驗出苯二氮平類的幼童所在幼兒園「仍在調查」,據了解也在新北市。
林慶豐強調,專案負責的部立台北醫院會持續與新北市政府密切溝通,也會提供希望加驗毛髮的33名幼童家長聯絡方式,今起也會在部立台北醫院設立專區,每日下午5時公布檢測結果。
個人積分:28分
文章編號:87669510
新北市幼兒園餵藥案持續延燒當中,新北市長侯友宜13日赴議會進行說明,指出綠營民代指控新北市府4月就收到通報是抹黑。然而新北市議員戴瑋姍指出,是國民黨議員在議會公開表示4月就收到陳情,直指是在「集體串供」。
戴瑋姍表示,家長和社會想知道的是「孩子體內巴比妥殘留來自哪裡?被誰餵食?誰該負責?」然而侯友宜自稱探長市長,卻沒有第一時間保存證據,隔了22天等到藥物代謝後才入園藥檢,還帶風向表示孩子體內都是微量,藥物可能來自家長。「這是侯友宜負責任的態度嗎?」
戴瑋姍批評,13日專案報告,侯友宜和國民黨議員就是在演戲、集體串供。國民黨議員在議會公開說4月就接到陳情,自帶手勢強調四月,居然還能改口「說錯了」,甚至九十度鞠躬道歉。「究竟受到多大壓力需要改口?想要掩蓋什麼?」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