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與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紛爭未了,他於昨(20日)晚間在臉書PO文加影片,自己在擔任台北市長期間解決台北市17年來懸而未決的難題,卸任後卻因施工延宕的爭議款被貼上「留下爛攤子」的標籤,不禁為自己打抱不平。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讀完柯文哲全文後,截圖解析事件打臉,批他不老實,扭曲事實,「內容夾雜明顯的事實錯誤、時序錯誤」。
柯文哲昨日在臉書表示,行政院在17年前為扶植台灣流行音樂產業,便委託台北市文化局規劃、監造北流,但因包含3座文化場館與戶外開放空間,再加上建築體設計複雜,初始預算編列不足導致流標多次,在他多次協調下,2020年才完工。不過,當時北流因施工期程宕衍生的爭議款,他於市長任期內與廠商協調完畢,直到今年7/11文化部正式回函表態不願支付款項,要求代辦台北市政府自行吸收,害他被貼上「留下爛攤子」的標籤。
對此,苗博雅今日在臉書上「還原北流」監造始末,柯文哲講北流文章寫得漂亮,影片拍得感人,但不老實。苗博雅舉例,柯文哲在影片說,他上任前北流以流標3次,上任後仍流標,因此他決定先將北流的南基地錢挪到北基地,完成北基地的演唱廳,再去籌錢蓋南基地,可是事實上,北基地早在柯文哲上任前就發包出去了,北基地能完成,柯文哲絕不是關鍵人物。
苗博雅說,北基地在2014年10月22日郝龍斌市長任內,就由春原營造24.2億得標,此後2個月柯文哲才上任,而且昨晚柯自己發布的北流影片中,有張圖卡清楚顯示「北基地工程103.10.22決標」,他實在不敢相信柯文哲竟把北流時序搞錯且面不改色,「南北基地分開招標,北基地先蓋,先發包,是郝龍斌任內的事,不是柯文哲決策。這個關鍵時序,柯文哲前市長不可能不知道。」
苗博雅強調,自己先前公開講過北流建設,歷經三任總統、三任市長,是綠藍白的共同政績。而且建設過程中,大家共同面對被監察院糾正,現在建設完成後,有政績,也應該公平、就事論事呈現,「把好的功勞獨攬,問題都丟給別人,這種做法,我不同意。」而他手中還有其他證據,能證實柯文哲不只一個事實錯誤,但礙於時間有限先講一個,在這期間他會觀察柯文哲臉書小編是否自行修正錯誤,若沒有修正,那麼他會繼續披露「其他的事」。
個人積分:126分
文章編號:87896219
文章段落
苗博雅的說詞跟柯文哲的說詞…並沒有衝突喔
柯文哲上任前確實流標三次,是北基地工程
北基地工程在第四次決標,我查監察院的報告寫是2014年10月8號決標,但決標日期目前看有出入,北市府的資料是2014年10月22決標
不過這不是重點,不管哪個日子,確實都是柯文哲上任前決標,動工是柯文哲上任後開始動工
重點在於
監察院的報告寫了當時決標的金額:(最低標)24億2000萬元
但是北市府現在的北基地工程契約金額是26億679萬3496元

兩者相差1億8679萬…零頭我不寫了
我是不知道這是不是就是那個1.9億的爭議款來源
然後柯文哲說他上任後又流標三次,是事實,南基地的招標也是到第四次才決標,那已經是2016年2月24號的事
南基地工程的契約金額是16億4645萬611元

但這目前是不是有過度追加預算,我還沒找到當時的決標公告
柯文哲隨意挪動預算應該是行政責任跑不掉沒錯,我很好奇底下的公務員沒跟他說不可以這樣?
但北基地工程預算不夠有追加應該不是瞎掰的,所以他是真的有動機先去處理北基地再來想南基地怎麼辦(再說一次,這是不合程序的)
所以…苗博雅議員說的…感覺她/他也沒搞清楚來龍去脈,柯文哲的說詞並沒有說北基地是他決標的,他只說了上任前流標三次(這是北基地工程),上任後一樣流標三次(這是南基地工程),拖太久預算不夠,他把南基地的錢先挪去北基地用
然後我的感覺決策者是前台北市長,所以這應該是台北市政府要花的錢,議會最好別再卡預算了
不滿意就上法院吵,但利息成本只會一直累積
柯文哲東西已經蓋出來了,綠的有理由卡台北,藍的有理由卡柯文哲。
個人積分:974分
文章編號:87897432
個人積分:569分
文章編號:87898988
個人積分:126分
文章編號:87899163
個人積分:126分
文章編號:87909332
sonadora wrote:
苗博雅講的跟柯市府、...(恕刪)
〔記者魏瑾筠/台北報導〕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自行新增台北流行音樂中心1.9億餘元工程款,導致北流啟用至今3年仍未付清,每月衍生80萬元利息;前台北市長黃珊珊昨指,市政府可以動用第二預備金支付爭議款;市議員苗博雅表示,這筆預算若送議會一定會遇到很多檢驗,這些檢驗都是台北市長蔣萬安要承受,而非柯文哲,反批柯文哲「打腫臉充胖子」,自己說要請客卻要別人買單。
北流工程在柯任內新增2次預算,第2次新增的變更設計監造及專案管理1.9億餘元款項,北流開幕3年至今未付款,導致北市府每月衍生80萬元利息須支付,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表示,柯卸任前並未編列預算,最快也要明年1月才有錢給,勢必再增加400多萬元利息。
黃珊珊昨天深夜則透過臉書反批李四川「混淆視聽、推諉卸責」,表明公務機關針對訴訟或爭議款本就應該以第二預備金先行支應,不可能等爭議金額確定後,再編列預算到第2年才支付,因為會衍生更多利息。
苗博雅對此表示,這筆1.9億餘元工程款來自於估價過程草率,才會衍生中央不付錢的問題。她指出,中央原本給45億元興建北流,因柯文哲稱錢不夠,時任行政院長的副總統賴清德追加15億元預算至60億元,但表明應以計畫核定金額、設計為限,不得任意變更或追加。
苗博雅以舉辦活動為例指出,活動廠商幫業主舉辦活動,若要變更活動內容或追加活動預算,要先徵得業主同意,但柯文哲追加1.9億餘元預算,沒有先報請中央同意,就是先斬後奏。
針對黃珊珊稱台北市政府對於爭議款可以動用第二預備金,苗博雅表示,二備金動用金額超過5000萬元須送議會,依北流這筆1.9億餘元工程款送議會後一定會遇到很多檢驗,但這些檢驗都是蔣萬安要承受不是柯文哲,抨擊柯文哲「打腫臉充胖子」,自己說要請客卻要別人買單。
LEtranger4455 wrote:
〔記者魏瑾筠/台北報...(恕刪)
送預算到議會受到很多檢驗…
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啊不然立委、議員審預算是怎樣?
不檢驗就通過?
這位議員根本就只會耍官威講廢話沒有打算解決問題,把事情搞成懸而未決,是這幾年綠營跟其支持人士最愛搞的把戲,因為這樣可以一直提款一直提款,永續發展
不合程序的部分就重新跑程序而已
最終還是要付這1.9億
上法院能釐清的最多就是誰要付這1.9億
反而就是因為中央不核定不付錢,所以柯文哲說的拿南基地工程經費先墊北基地工程變成合理沒說謊(但不合程序)
VincentLu1021 苗博雅的說詞已經證明柯文哲上任前北基地已經決標,新市長沒有權力喊卡,一定得做,後續的資料也證實當時的預算編列的不夠,你們是都不看資料的是不是?
VincentLu1021 你們知道高雄那個衛武營的經費預算追加了多少又追加了幾次嗎?計畫核定是陳水扁政府時期,但真正工程都馬政府時期籌出來的錢(抱歉錯把建築面積跟總樓地板面積搞混)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