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行為的心理學理論
有些人在面對壓力與某些危機時,常會有「一死百 了」、「就此解脫」的想法。當壓力大過自己所能負擔的 情形時,焦慮、挫折、憂鬱、絕望、憤怒、哀傷、失落、無助等情緒便會充塞其心理,而使他無法冷靜、理智地省 察自己對生命的態度與思考解決方法,為求解脫痛苦,極 易走上自殺一途。
一般來說,國人在傳統的文化價值觀與宗教等因素的 影響下,對於自殺的感受是負面且罪惡的,認為自殺是對 不起自己、家人與社會的負面行為。既然如此,為何還會有自殺的情形?
佛洛依德以心理分析的角度,提出人類存有「生之本 能」與「死之本能」,在潛意識裡會同時存在希望生存下去與想死或傷害自己和別人的欲望,而當死之本能壓過生之本能時,人就有自殺的傾向。
◆喬伊納(Thomas Joiner)的人際-自殺論
喬伊納認為自殺意念的組成,必須要有受挫的歸屬感(thwarted belonglingness)以及自覺無能(perceived burdensomeness)兩項要件。而自殺的意念再加上『取得自殺的能力』才能構成致命的自殺企圖。
自覺無能為認為自己是他人負擔、累贅,並且無法改變這個狀態,只有死亡才能解決問題。自覺無能包含自責與自恨兩大因子,加重自責的因子有無家可歸、遭到監禁、失業、生病、認為自己是多餘的(該被犧牲的)、堅信自己是家中負擔;加重自恨的因子為自卑、自疚與感到羞恥、煩躁。臨床上,認真的自殺嘗試者,往往想讓其他人比較好過些,而不具自殺性的自我傷害則經常是在表達怒氣、或懲罰自己。
歸屬感主要包含與他人互動,與感覺被關懷兩種成分。自殺者的人際關係常呈現不愉快、不穩定、不夠頻繁、沒有親密感、感受不到與他人的聯結或關懷。受挫的歸屬感來自寂寞與缺乏關懷,強化寂寞的因子有孤單、季節變化(春天為自殺旺季)、缺乏支持或是破碎家庭;弱化寂寞的因子有與他人連結、關懷信介入、婚姻子女友誼;缺乏關懷的常見因子則有社交退縮、單人牢房、家暴、死亡或是離婚所帶來的失落感、童年受虐、家庭紛爭。
◆自殺者的心理認知
自殺行為的出現代表著當事人身上同時存有「挫敗」、「無處可逃」與「沒有解救方法」三種情境。但每 個人對於壓力的感受與強度的體驗皆不盡相同,當上述情境受到偏差的認知想法影響時,便無法客觀評估失敗的影響、逃離的可能與社會支持的可得性。自殺者會認為無路可走,非得選擇自殺的原因在於他們的認知特質:
1.思考二元化:
自殺者的思考傾向於二元化,也就是對自己與他人的 評價不是全好就是全壞,對於事情的看法只有絕對的對錯,認為一切只有黑白,沒有界於中間的灰色地帶。
2.認知僵化,喪失解決問題能力:
自殺者在感覺外界的環境刺激是僵化的,並且沒有能力去辨認與處理問題,他們的認知是固定、僵化且沒有彈性的。
3.記憶型式的障礙:
人們在處理問題情境時,往往會參考過去的相關經驗,評估過去事件的細節,最後再找出可能的解決方式。但自殺者在處理過去記憶時會呈現出模糊與簡化的狀態,因此對於其問題解決能力便有所阻礙。
自殺行為的生物因素
◆自殺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目前已知的自殺行為所牽涉的生物層面相當的廣,醫界與學者正積極努力的去追朔其原因,所以針對生物層面的問題來做探討,也是防治自殺行為的一個重要方向。目前有關生物層面與自殺的研究報告指出,自殺行為的產生與人體的壓力反應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有密切、絕對的關連,而這兩大系統之間又環環相扣、密不可分,以下就此兩大系統做更詳細的說明。
壓力反應系統
人們對於壓力、挫折的最基本反應包括『戰與逃』(fight and flight)。當人體處於壓力的情境下時,身體的內分泌系統會與自律神經系統互相影響,並且也控制體內的免疫系統;當人面對壓力的時候,會有大量的荷爾蒙分泌,這些化學物質就會進而改變腦部的功能,往往容易造成情緒起伏大、容易出現激動、衝動的行為。
內分泌系統
依據目前許多文獻研究顯示,體內許多的神經傳導物質,特別是單胺氧化類的化學物質與自殺特別相關;以下將舉出幾種與自殺行為密切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
1.Dopamine(多巴胺):
根據研究指出,患有精神 疾病以及出現自殺行為的個案,其腦中的多巴胺濃 度比正常人減少許多。
2.Serotonin(血清素):
血清素這種神經傳導物質具有能夠穩定情緒的功能。近代西方的研究發現,與沒有自殺行為者相較,自殺者的大腦前額葉皮質(調控行為抑制的中樞)中的血清素含量較低;另外,也有研究發現,憂鬱症、衝動、與攻擊性的行為也與大腦中血清素濃度降低有關。
3.cortisol(皮質醇):
當人體處於壓力的情況下,腎上腺會分泌一些所謂的『壓力荷爾蒙』,包括:ad-renaline(腎上腺素)、cortisol(皮質醇)、DHEA(去氫上男性脂)。
以上僅對自殺的生物學層面做一個基本的了解,還有 許多與自殺相關的複雜原因仍需進一步的探討,才能讓我們更加認識自殺這類的複雜行為。
個人積分:12004分
文章編號:87992713
個人積分:6804分
文章編號:87992858
個人積分:209分
文章編號:87993722
個人積分:13224分
文章編號:87994897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提醒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