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統計,9月以來已有40多家公司申報裁員,累計165人,管理局那時坦承比以往還多,但多是資遣表現不佳的員工,沒想到10月,共有48家廠商申報裁員,其中一家電腦及周邊業公司倒閉,一口氣裁了496人。
有人說過:「景氣再好,都會有人不好;景氣再差,都會有人經濟好。」這句話一點都沒錯,只是也沒點出背後的原因。景氣再差,生活必需品的消費都不會差到哪去,但唯有景氣好,非必須品才有最大市場;景氣不好,非必要消費通常會優先從消費預算中淘汰。因此觀察景氣變化,不能看較不受景氣影響的產業,反而要看會因景氣好時看漲的產業類型是怎麼變化。有些人從自家附近飲食消費去推論景氣,這並不太有參考價值,一是民以食為天,這部份在消費刪減項目屬於較末順位;二是要看自家的住宅區是什麼區段,位於精華地段的居民一般來說經濟基礎原本就較好,較不容易看出受景氣影響也是理所當然的。廉價航空能搶食傳統航空業型態,或許也在某種程度上,呼應了人民收入低於中位數的比例越來越高這件事。誤把台股指數當作經濟指標的有多荒謬就更不用說了,版上不少人糾正過這種觀點,但其實只要懂google都能知道股市和經濟的關聯並不是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