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569分
文章編號:91469468
文章段落
個人積分:569分
文章編號:91469509
個人積分:2037分
文章編號:91469556
Henryws168 wrote:
(恕刪)
針對近期關於「台灣年輕世代是否具備戰時韌性」的討論,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文欽和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潘欣欣主張台灣年輕人並不消極,並引用各項調查數據證明年輕人具有保家衛國的意願。然而,淡江大學副教授莫少白(Mor Sobol)投書指出,這些調查結果雖具象徵與政治價值,卻無法視為實際戰時行為的依據。調查方式、社會壓力與問題定義模糊,皆可能造成數據失真,進而帶來錯誤的安全感。
淡江大學副教授莫少白(Mor Sobol)投書美國外交政策期刊《外交家》(The Diplomat)表示,民調數據與實際行動間存在巨大落差。社會科學早有研究指出,受訪者在高壓情境下實際行動常與平時表態並不相符。例如,理查.拉皮耶的經典研究及「規劃行為理論」皆證明,意圖與行為間易受恐懼、未知及控制感缺乏等因素影響。行為經濟學家拉切特拉等人也發現,受訪者雖表達高度意願,實際行動卻大受外在條件左右。
台毒引發的,就由台毒上場,別人就不摻合
個人積分:569分
文章編號:91469712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