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年金改革,我認識幾位退休軍公教長輩。
當年我沒有說什麼,但今天我想替他們說幾句話。
希望大家能把炮火對準真正該負責的人,不要傷到無辜。
我知道他們很多人都是因為年金改革而痛恨民進黨,
但他們是支持年改,只是不爽被污名化。
他們不爽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對他們來說,他們只是安份守己地工作,照著國家給的政策走,那又不是他們去求來的。
他們工作一輩子,信任政府、相信體制,照法律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
後來發現這制度有問題,他們也認同年金制度不利國家發展,必須要改革成更公平的機制,也有越來越多公務員站出來反對過時的年金制度,因此而被污名化讓人非常惋惜。
當年的承諾跳票,他們理解了,也接受了改革,卻還被罵成「貪婪老人」、「米蟲」,那真的只是單純地侮辱和人身攻擊。
個人積分:4690分
文章編號:92381086
文章段落
個人積分:4690分
文章編號:92381088
#這就是國民黨的政治操作
這些問題是誰造成的?
這套退休金制度,是國民黨當年開的支票。
他們明知道這筆帳不永續,卻故意設計一個會造成「世代不公」的制度來綁票,並操作「世代對立」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國民黨的手法很清楚。
先開不永續的支票綁住一群人,等到遲早要改革時,就煽動他們的怨氣,把所有矛頭轉向改革的人。
他們要的,就是讓這群被制度綁住的人,和執行改革的人對立。
我認識的長輩,就是因為這樣開始痛恨民進黨。
而國民黨這個始作俑者,反而能躲在背後看戲、坐收漁翁之利。
真正該問的問題是:
・為什麼國民黨執政幾十年不改革,卻留爛攤子給別人收?
・為什麼他們現在又拿年金議題炒作,卻不提當年的責任?
・為什麼國民黨說了民生優先、要照顧所有人;明知道那會讓制度再度崩壞,卻還要改回去、繼續操作政治對立?
這才是重點。
真正該負責的,是當年設計出這套不永續制度的國民黨政府。
他們明知道財務會崩潰,卻照樣開空頭支票綁票。
我們應該團結而不是互相攻擊
支持年金改革,和尊重退休人員、感謝他們曾經的付出,這兩件事並不衝突。
我們該把力氣用在讓制度更公平、讓改革更被理解,並擋下國民黨的挑撥,
而不是攻擊那些退休軍公教人員。
別讓世代對立,成為國民黨的政治工具。
別讓我們彼此,成為國民黨的仇恨工具。
真正該被追問的,是那些製造問題、卻一次次逃避責任的政客!
個人積分:1170分
文章編號:92381107
個人積分:3763分
文章編號:92381304
Harvey norman wrote:
改革應該是為了制度永續,不該拿來羞辱那些按規定退休的人。
台灣的軍公教退休制度,確實是在國民黨長期執政時期定下基本形狀,但那是在一個公教薪資偏低、政府要留人、沒有今天這麼嚴重少子化和低利率的年代做的,目的很清楚:用退休給付把整體報酬拉高,保障退休、也穩住人心。1995其實已經往「政府+個人提撥+基金投資」的現代制度改了,2005民進黨也自己做了勞退新制,證明那是一條大家都知道要往前走的路。真正讓年金在2017非改不可的,是後來才確定的精算:老化太快、投報太低、領的人太久,連蔡英文都說要靠改革省1.4兆才能多撐30年。
在這樣的背景下,民進黨如果現在還要把整件事說成「國民黨當年故意開不永續支票」、還要用「不要被國民黨挑撥」這種話把所有不滿都往對手身上推,那就不是在講年金,是在講選舉。因為他們很清楚,這是一個可以反覆動員的題目:先把歷史背景剪掉,把舊世代「當時薪水低、所以退休補得高」的理由藏掉,再把2017以後的精算壓成「我們來救你們」,最後把現在任何想調整的人都貼上「要讓制度再崩壞」的標籤。這套說法好用,但不完整,也不公道。
真正公道的講法應該是:那一代真的看不到2025的台灣,他們只是照當時的薪資與人事政策去設計;後來的藍綠政府都看到了風險,卻都沒有一次改完;民進黨2017做了最多的一刀,這點可以肯定,但如果今天要把整件事壓成「國民黨的錯、民進黨的清理」,那就是在轉移焦點,也是在把照規定退休的人推到輿論前面去頂子彈。年金可以改革,歷史不能抹平。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