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然,光陰似箭> 好老掉牙的諺語。不過對一個超過五十歲的歐吉桑,這真是心境最深的感受。
回首過去五十年,前二十五年是成長學習的階段,後二十五年則是孜孜矻矻,競兢業業的成家立業階段。工作多年後,學術與財富並沒有什麼成就,不過擁有自己管理負責的一家小店,除能養家活口外,只要繼續工作就足夠有小確幸的生活。
努力的活了五十年,想給自己一份值得懷念的禮物。仔細的考量,生命中似乎沒特別缺乏什麼。家庭和樂美滿,有一個漂亮有氣質又賢慧的老婆,有一對善體人意,活潑有才華的兒女。物質生活方面,雖買不下豪華奢侈品,但至少有自己的小房子,小車子。衣服,生活用品,飲食都還好。一般人想要的音響,相機,手錶,運動用具應有盡有,每年還有機會出國旅遊。物質上沒有真的可以讓我一定想要擁有的。
過了四十歲後,自己的身體起了一些不預期的變化。繁忙的工作,不正常的作息讓我的血壓悄悄地升高到 190 (倘若這是身高的數據多好),偏頭痛,胸悶經常令我煩悶,顯性的家族心臟病史讓我憂慮,只好求診名醫保命。試過多種藥物,做過一些檢查,血壓仍然上上下下,難以控制良好。過去十年裡,不少熟識的朋友五十歲內紛紛因為癌症,心臟病,意外過世,更讓我心靈上蒙上一些陰影。因此沒有什麼東西比起健康的身體讓我更想要得到。
七年前,一群朋友開始組成DVCT肉腳車隊,在台北河濱道騎小折腳踏車。騎單車讓我覺得生命重新活躍過來,為了早起騎車,生活規律了,身體的一些不舒服也慢慢消失了。後來這群人有些因工作家庭關係沒再繼續騎車,持續的人紛紛買了公路車,而且越玩越大。車隊經過幾屆隊長與總幹事的努力,不僅壯大了,也變強了。一些積極參與比賽的隊友在各種賽事上都有亮眼的表現。更多人一起活動多元性就越高,一些隊友也開始積極參與路跑與三鐵活動,帥哥葉與小童隊長更領軍組成DVTT鐵人隊。就這樣,大家變健康了,生活豐富了,也越玩越大。單車東進武嶺,一日北高,一日雙塔,超跑100K馬拉松,226超級鐵人賽等這些一般人看來的變態賽事,竟然變成許多人的家常便飯。
去年五十歲生日前,受到車隊米哥隊長,螺絲隊長,鐵人隊小童隊長,葉帥哥隊長與易大等這些同業人的啟示。我下定決心要在滿五十歲這年完成三項任務,第一項是單車一日北高380Km,第二項是東京馬拉松,第三項是參加台灣第一屆Ironman 226 超級鐵人賽。希望能完成三項體能指標,檢驗一下自己的健康程度。
2014年初曾經在螺絲隊長的領軍下完成一日北高單車行,今年要再騎一次,只是證明自己不是僥倖騎完這380Km。至於東京馬拉松,娛樂性質大於實質比賽,能抽籤選中就是福氣。至於IM226超級鐵人賽,這才是我最擔心的挑戰,前兩項只是為了這項的準備。自從雙側肩膀因為摔車而造成鎖骨與肩夾骨永久性脫臼後,我幾乎放棄上半身的運動。另外一次脊椎受傷,連走路不到十公尺都要咬牙忍痛,更是讓我深怕運動傷害上身。從來沒參加過任何一次鐵人賽,首次就挑選台灣難度最高的墾丁超級鐵人賽。有人說我瘋了,我也有這樣的感覺,有人認為我自不量力,我也不否認。選擇 IM226 只是給自己一個高標準,鞭策自己循序漸進去達成目標。經驗豐富的鐵人都說過程比結果重要,那我就好好體驗訓練的過程吧!
2015年1月25日,車隊舉辦第三次一日北高西濱縱走 380Km,這次我擔任隊長,壓力比較大。還好e-MA車隊的高手小邱,阿一教練特別來指導與幫忙擋風,隨行的小賴教練除了領頭外,還負責當隨隊機械師,換破胎的神技嘆為觀止。一行七人在逆風下順利完成有點難度的北高之行。



2015年2月22日幸運的完成充滿歡樂,熱情,慷慨,美食的東京馬拉松。有跑步的人一輩子一定要來參加一次,用腳跑過東京知名景點,感覺就是不一樣。大家都說跑東京馬不是去創造PB的,主要來體驗盛會,我就是抱著朝聖與感恩的心情去的。陰雨天的清晨蠻冷的,還好聽前輩郭大的話預先買了拋棄式雨衣擋風保暖。前10K邊跑邊拍照,拍出不少模糊的影像,還光顧了一下廁所。過了10K皇居後稍稍加快腳步,跑到銀座TIFFNAY店前,發現對側的國際高手們才一個小時已經跑了20K了,真是神人啊! 跑到20K處,突然覺得身上的燃料用光了,如廁後竟然開始發抖,很後悔身上沒帶前一天登錄時廠商送的鹽巴糖。還好22K開始有大會食物補給,努力吃了香蕉、橘子、梅干、紅豆麵包,才覺得又加滿了油。跑到24K處遇到穿著台灣國旗的JIM,看他腳有點跛,關切他一下,決定跟他一起混完馬拉松下半場,畢竟當天晚上還有隔天都要在東京好好逛街,不能廢了。之後我逢補給必吃,一路吃了太多補給品,許多都是熱心的路人給的,有能量飲料包、紅酒、炸豬排三明治、巧克力、草莓、蛋糕、各種糖果,太滿足了。就這樣邊走邊跑邊吃邊喝,一直混到41K處,看到一個駝背的老翁趕過我,不好意思趕緊再跑一下,優雅的跑進最後195米,剛好5小時30分完賽。




去年七月決定報名 IM226後,首先要克服的是我不太有力的上半身。鐵人賽的游泳最好還是用自由式,保留一些腿力給單車跟路跑。雖然熟悉游泳技巧,七月第一次下水,自由式游不到四百米就快喘不過氣來。一週二次的訓練總算讓我可以用自由式游到一千米,不過距離3.8Km還是有一段很長的路。暑假後小孩開始上學,我也中止了游泳訓練,取而代之的是到健身房,請教練幫忙調整上半身的肌肉。二十五堂課後胸背手臂明顯地變壯,拉起單槓也比較有力。東京馬回來後才又開始我的游泳訓練,不過天氣不好還是讓我有偷懶的藉口。買了三十張游泳票,竟然用不到十張,最後一次長泳訓練也是不得已才用自由式與蛙式游3.85Km。為了適應開放水域,只到青潭堰浸了二次水,沒游過海域,說真的要在墾丁小灣海泳 3.8Km真是有點心虛。
士兵沒受訓練上戰場等同去赴死,同樣在極限體能競賽場,沒充分準備的人一定無法完賽,一般人說船到橋頭自然直的理論完全不適用。墾丁超級鐵人的賽道有許多困難的地方,小灣海泳有浪潮的問題,單車賽道必須上上下下爬升一千三百米,只習慣平路飆三鐵車的人會吃盡苦頭,加上天候因素與落山風,更加讓這趟挑戰更艱難。許多隊友賽前都由台北南下移地訓練,不然就前往外木山或是白沙灘適應海泳。而我卻一次都沒參與,不是我靠勢(我可是大菜鳥),主要是沒有充分的時間。每週六天全天工作,只能選擇一大清早,中午午休或是晚上十點後進行訓練,原本可以好好訓練的週日,又被老爸去年底突然重病癱瘓住院攪亂。一有空閒就要從台北回南部探望老人家,賽前所有的訓練幾乎都是零碎片段組合
。比賽前無法像一般人提前到墾丁適應環境,也是忙到週五晚上十點,週六一早才搭高鐵,墾丁快線前往會場報名。沒動力跳進海水中泡一泡,只有與隊友騎乘一小段路試試單車的性能,大家都蠻關心我的狀況。
常常笑說玩三鐵就需要多P,首先要設定目的Purpose,要有計劃 Planning,要有熱情 Passion,要流汗訓練 Perspiration,要激發力量 Power,要承受壓力Pressure,要熟悉比賽場地Place,比賽前要心理調適 Psychology,比賽時要堅忍 Perseverance,賽後可以享受歡樂Pleasure。我就一步一步去完成自己設定的目標。徐國峰教練在他的鐵人三項訓練指南裏有提到80/20法則,80%的勞動成果取決於20%的前期努力。這個法則是義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雷托在1906年對義大利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產的觀察而得出的,後來管理學思想家約瑟夫·朱蘭和其他人把它概括為帕雷托法則(Pareto principle),也稱為二八定律或,此法則指在眾多現象中,80%的結果取決於20%的原因,而這一法則在很多方面被廣泛的應用。我就希望好好利用這個法則,看看能否獲得八成的收穫。

2015年4月12日,清晨四點半起床著裝。其實大部份隊友半夜都翻轉難眠,大家睡前服用的半顆史蒂諾斯只能維持三小時,我自己也是二點就醒了,其他時間就是睡睡醒醒,人生第一次就參加世界上公認難度最高的超級鐵人賽當然擔心囉。五點左右DVTT鐵人隊就由葉帥哥隊長率領前往會場繳交衣物袋,隨後集結在小灣沙灘,準備超鐵第一項的3.8Km海泳,游墾丁小灣海域 1.9Km 二圈。



AM5:55職業組神人首先下海,分齡組則是在 AM6:00才每五秒一批六人放行出發。輪到我下水時,心裏竟然出現一個可笑的畫面,想像我還沒游完第一圈,就被神人組游完第二圈扒到頭沒入水底。一整群人海泳,有人陪伴其實不可怕,不過太多人擠在一起就難免碰撞與踢踏。欠缺海泳比賽經驗的我就盡可能找沒人的區域游。岸上看起來沒很遠的肉粽浮標,進入海中看起來特別遙遠,真擔心游不回岸邊。沒練過自由式抬頭定位,所以只能不時用蛙式來確認方向,穿上防寒衣真的很難游蛙式,一有機會就趕緊用自由式划手搶速度,卻又常常迷航,多游了不少冤枉里程。第一圈喝了幾口海水,還好大會準備水給選手清一下鹹苦的味道。上岸時一個回浪讓我踉蹌跌倒,右小腿差一點抽筋,趕緊放慢腳步調適一下。第二圈有抽筋的恐懼,游起來更加謹慎,速度也慢了許多,心想我只要克服這項挑戰,應該就可以完賽吧!海泳3.8Km花了我1小時42分,迷航至少有500米。

徹底沖洗掉身上的海水後,慢慢走入T1轉換區,在更衣帳裏換掉所有濕衣服,穿上DVCT的車衣,順便享用前一天準備的大腸包小腸。說的也奇怪,一早游泳一大圈竟然不太餓,所以吃完香腸後,就把大腸包起來準備中午充飢。在轉換區裡拖拖磨磨,我竟然花了二十分鐘的T1時間。
IM226第二項是單車180Km,路線幾乎環繞恆春半島一圈。老天似乎了解這群瘋子的煎熬,請太陽公公躲在雲後面,落山風也暫歇。墾丁往鵝鑾鼻一路下滑,剛好調整騎車的感覺。由鵝鸞鼻轉進太平洋岸的風吹沙與佳洛水,雖然沒有落山風肆虐,不過下坡時的側風也可能吹人摔車。我戰戰兢兢的減速騎過每個下坡,我不希望摔車終結我的夢想,保守地騎車,不少隊友,車友都可輕易的超我車。直到55Km左右進入牡丹山區,才有我發揮的機會,把後口袋裏有點怪味的大腸吃下去補充能量,一路加足馬力追趕,至檢路檢前的三十公里超越上百人,身穿DVCT的車衣,總算沒丟臉。87Km是一個檢錄點,也是回到台灣海峽這岸的平路區,中午一點沒經過的人要被關門。後半段則是在龍鑾潭與海生館中間繞22Km的圈三圈,最後回到南灣的第二轉換區。午餐時間剛好進入後半段繞圈,100Km後開始肚子咕咕叫,整個人感覺失去了動力,應該是肝糖消耗殆盡了,這時速度催不出來,時速掉到 23Km,紛紛被其他選手輾過,一直期待補給站的出現,沒想到115Km才出現,浪費不少時間。
官方補給站內的食物只有千沛果膠,能量棒,小丸子乾麵,香蕉,梅子粉,鹽巴,運動飲料,開水。肚子餓扁了不管什麼食物都吞得下去,囫圇吞棗吃了一堆東西,灌了一肚子的水。既然都下車休息了,就順便拜訪一下公廁,沒想到左腳卡鞋竟然就這樣踩壞了,無法上卡,往後的65Km只能用右腿拉提,騎起來有點彆扭。
下午三點回到南灣,沒想到轉換區前三公里大塞車,只好慢慢地騎過馬拉松賽道,安全地回到T2轉換區。單車項目花了我七個多小時,比預期的時間多,不過安全就好。

在轉換區內待了十分鐘,換上DVTT跑步背心和短褲,正式進入第三項馬拉松路跑,南灣至貓鼻頭公園之間七公里來回跑三圈。下午三點多墾丁艷陽高照,氣溫應該有三十度,熱爆了!除了多補充水分外,一堆人都用冰水澆淋身體。經過九個小時的激烈運動,身體已經呈現疲憊狀態,這時跑步最怕小腿抽筋與爆膝蓋,真不希望跑到最後跛腳,因此採取邊跑邊走的策略,也盡量把速度放慢。DVTT的補給帳篷就設置在起點2Km處,來回跑可以經過六次,提供道地的台灣美食,真是溫暖了所有選手的心與胃。前輩說226的馬拉松只要能跑半馬就算成功了,之後用走的應該就能完賽,多跑的里程則是賺到。謹記這個信念,前半馬盡量用慢速跑步,沒想到只花二個半小時。半程後肚子開始出現脹氣問題,心想糟了,應該是怪味大腸開始作怪了,還好影響不大,只好利用機會沿途放氣來抒解。既然還跑得動,就繼續跑吧!路跑26Km又遇到DVTT補給點,除了吃了可口的西瓜外,隊友也送上一瓶蠻牛,喝了後神清氣爽,像是吃了回神丹一樣。28Km回到起點,老婆在此幫我打氣,看到家人的感覺真是溫暖。跑最後一圈時太陽已經下山了,雖有路燈但不明亮,沿途許多地方連路都看不清楚,只能謹慎地跑。還好主辦單位細心為選手準備好發光手環,以便能知道跑者的位置,避免碰撞。40Km回到DVTT補給帳篷裏,已經篤定能完賽,就在這裡快樂地享用香腸,炸雞,豆干,米粉湯,西瓜與可樂,吃到心滿意足。最後就以輕盈的腳步,快樂的奔馳回終點,總算完成人生第一次鐵人三項比賽,也順利地拿到五十歲的生日禮物。



賽後記事:回到終點,領回衣物後,肚子痛開始發作,整個晚上光顧馬桶八次,腸絞痛到全身虛脫,還好行李內有止瀉藥。哎!鐵人也是不敵大腸桿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