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平時都有在喝咖啡,範圍很廣泛,從早期三合一、後來用過燦坤的義式濃縮機(尾牙抽中的)、也用虹吸式煮過一陣子、對了,辦燦坤會員卡時也順手帶一台膠囊機回來,在公司喝的是全自動咖啡機....
但對咖啡豆一點都不講究,大部分是賣場買的,costco買的starbucks咖啡豆喝起來就覺得很棒了。最近比較常喝的是歐克佬的耳掛
但最近在01逛著逛著,突然想學手沖咖啡(入門器具不用花太多錢),也到知名咖啡店買新鮮咖啡單品豆回來(衣索比亞耶加、肯亞AA)。沖過幾次後整個顛覆咖啡幾十年來給我的印象,很難說是變好還是變壞。
原本對咖啡的感覺應該是濃烈的咖啡香味伴隨著些許的焦味(賣場上的豆子大都是重烘培),其實我加上奶精和糖後也查覺不出甚麼苦味,只要咖啡味重、順口,我就覺得是好喝的咖啡。
可是莊園出的單品咖啡豆沖出來,味道不再是以前熟悉的咖啡味道,反而果酸味壓過了咖啡味。因為不加調味,入口的口感也成了或輕或重的酸味。我喜歡耶加(M+)第一口舌尖的輕酸,到舌根酸味不見而出現比較多層次的味覺變化,而不喜歡肯亞AA(M)從舌尖酸到喉口的酸味。
但這些味道不再是我喜愛的夾雜著奶香、甜味與濃烈咖啡味的咖啡了,說實在的要改變並說服自己的味蕾去喜歡這些花香果酸味的咖啡並不容易。我在想這是喜歡上這些單品咖啡所必經歷過程嗎? 或是我根本只喜歡加糖加奶精的重烘培咖啡? 前輩們是否曾遭遇到與小弟相同的瓶頸呢?
既然喝到單品,你可以試著把你曾買過的重烘豆,用相同的手沖方式沖來比較一下.
在相同的基準點來品評,似乎比較公平.試喝之前別忘了用冷開水潤一下口,平衡味覺.
在單品豆中也不乏烘的重一些的.例如蘇門答臘的曼特寧,
味道醇厚且不帶酸,可能跟您愛喝的味道比較接近些.
還有沖煮的水溫也應該注意,像您說的肯亞AA,在我的經驗它並沒那麼酸,
而且尾韻還帶有甜味.您是否可以在沖煮肯亞AA時,再拉高一點水溫.可能酸度就會降低一些.
單品豆是個變化多端的世界,一開始先喝一些你比較習慣的口味,再慢慢接觸其他地區不同風味的豆子.
感受就會差很多.
希望對您手沖咖啡之路有些許幫助.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