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不太喝咖啡的我,在拿到伊萊克斯EES-250後,搭了小飛馬,天真的以為從今以後就可以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了~ (因為喝了咖啡就會跑廁所,所以不太喝,然後才發現~原來是豆子的問題啊~)
在使用半自動咖啡機的1年半來,也學習到不少關於咖啡豆、沖煮方式、手法以及器材的種種~原本想說這樣義式的組合,也夠我一週不到3、4杯的用途了~ (上班就靠法國鴨)
不過隨著知識的累加,咖啡愈喝愈多~
∴先把小飛馬升級了700S刀盤後,又換成了Baratza Presico (這台真的讚,尤其是殘粉少又好清,不過‥磨太細出粉會變塊狀是個大問題)
then..拉花愈練愈火大~看來EES-250真的已不敷我使用了~
看著波霸一直過來佔領台灣,差點也是要被波霸給淹了,But..想想我的初衷~
1. 我要穩定點的水溫
2. 我想知道我萃取的對不對
3. 我要58mm手把
4. 我要可以同時萃取及打泡
5. 我要蒸氣管長一點、強一點的
6. 我一週只有六日會煮個2、3杯而已~!!
再加上背後一直有雙銳厲的眼神在watch me...
∴左看右訪後,淘了惠家這台KD-270過來了~(台灣第一台?!!!!)
 IMG_3342_1
IMG_3342_1她有我想要的全部功能了~
1. 有PID,並可設定±4℃的溫控
2. 有壓力錶可看
3. 有58mm單出、雙出手把及粉杯
4. 雙馬達可同時萃取及打奶泡
5. 有萬向“長”蒸氣管,並隨附溫度計在上面,讓你可以每次準確抓到最佳的60℃下奶
6. 沖煮頭雖不是E61,但也有做發熱圈在裏面,也是有點效用
7. 開機Ready時間短 (實測開機到可沖煮不到1分鐘)
8. 3L大水箱,及方便的後側上方加水孔設計
9. 重點是‥才不到S小姐的價錢就可以娶回來了~大大增加騙過(說服)家裏財務長的利基啊!
 IMG_3333_1
IMG_3333_1當然還有不少的可程式化功能‥
1. 可自訂單、雙杯份按鈕出水的ml數(預設是單杯35ml,雙杯60ml)
2. 三種預浸模式
3. 蒸氣溫度±10℃調整
4. 蒸氣乾溼度上下各2段調整
5. 三種省電模式
 IMG_3337_1
IMG_3337_1☆美圖欣賞時間~
1. 溫度與壓力錶 (不同的是,此溫度是奶泡的溫度 ∵PID沖煮溫度已預設在92℃了),然後剛開機時,2錶的指針還會先轉到底再回來,很有賽車的Fu~
 IMG_3335_1
IMG_3335_12. 萬向單孔蒸氣管(管底附溫度sensor)及蒸氣強弱可調旋鈕
 IMG_3338_1
IMG_3338_13. 看起來很威的沖煮頭
 IMG_3343_1
IMG_3343_1 IMG_3345_1
IMG_3345_14. 很方便、不會卡到溫杯盤的上方入水口
 IMG_3348_1
IMG_3348_15. 三公升大水箱水位指示
 IMG_3350_1
IMG_3350_16. 溫杯用熱水管(沖煮頭右邊直直的那根,不可動)
 IMG_3346_1
IMG_3346_1◎ 圖上完了~ 再來說說我使用1週多的心得唄~
此台於左岸爭議最大的就是‥雙泵浦雙“加熱塊”的設定,鍋爐好還是加熱塊好?
.鍋爐派:
(優)正確且穩定的出水溫度、夠乾的蒸氣
(缺)過長的開機時間及千滾水問題、成本高
.加熱塊派:
(優)超快開機時間、水新鮮
(缺)溫控較差一點、蒸氣先天因設計關係會較溼及水垢問題
啊~ 還有一點,雙鍋一般接近營業機了,故價格較高,用料較好,也較耐久!
不過在小弟看來問題只有“家用”?“常喝(每天杯數)”?“預算”?的問題~
以小弟的狀況來說,選KD-270算是最合適的方案了~用到目前最大的缺點只有1個,就是→好冷門,台灣沒人用、左岸沒人可問,爬澳洲論壇文章數也還是很少(重點還是英文的,好累)
目前的問題是~
1. 沖煮壓力老跑不到 9bar(即壓力錶上橙色正確沖煮區)
2. 奶泡還打不好
Ans: 因此台原為澳洲品牌,有邀請2003年WBC冠軍paul bassett 參與設計,故使用上有些眉角
1. 因paul bassett算是undosing裝粉填壓法的推崇、發揚人~故在粉的細度、裝填、克數上都很要求~稍有不對,沖煮壓力就不對了(但怎麼弄還是比我原來的好喝啦!)
2. 因蒸氣強度介於營業機與先前EES250的中間,故2種的打法都不對,要從頭練起~甘爸爹中
以上~不知有沒有機會在台灣也有同好可以討論分享呢?



 IMG_20140830_145402
IMG_20140830_145402
                                         
                                             
                                             
                 
                                 
                                             ,也許是通道效應很嚴重
,也許是通道效應很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