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自己是喜歡喝咖啡但是什麼都不懂, 喝喝星巴克跟偶爾喝喝小七咖啡的人
去年因為工作太累身體出了點問題, 本來想戒掉咖啡, 後來聽說手沖咖啡相對
對身體負擔較小, 剛好公司附近就是山田咖啡教室, 所以去報名了一期課程.
上完課自己開始買咖啡豆天天手沖來喝, 練習了好一陣子現在總算比較懂得
品嘗咖啡該有的味道. 因為自己是徹底執行KONO流手沖法, 以小富士平刀4,
粉水比1:10的比例來手沖, 習慣了那種入口厚實的口感.
最近開始去兩三家有名的手沖咖啡店,
卻發現每一家都是以至少1:12~14的比例在手沖. 跟店主聊天的結果都是說這樣
的比例可以達到最乾淨清澈的口感又不失風味(有人說是遵循金杯理論..)
但是對於喝習慣KONO流的我, 雖然覺得這些店家的咖啡風味是有, 但是口感卻
太過清淡....有點無法理解外面的店為什麼認為口感乾淨跟味道濃厚是不能
同時達到的事情? 用KONO流沖法沖出來的咖啡喝的時候口感一樣很清澈乾淨,
但是咖啡的風味卻厚實了好幾倍, 這樣代表咖啡因重很多嗎? 還是只是自己個人感覺問題?
想知道各味咖啡同好的看法, 謝謝
延伸, wrote:
喝咖啡隨意吧,或說每...(恕刪)
萃取過度或不足,在SCAA與SCAE中是有規範的
也可以藉助儀器去測量
也有相對應的口感
若有興趣,可以真正去上SCAE的金杯萃取課程
會有不同想法
我們平常用18g粉,沖300cc的水,在下壺約268cc
一樣可以達到濃度適中的完美萃取
(相比大部分咖啡店都濃,但是甜味卻可以萃取出來)
建議原po想想為何用kono的慢滴手法可以萃取出厚實口感
是否也可以表現出豆子的地域風味?有甜感嗎?有餘韻嗎?
有苦味嗎?
基本上萃取是一門大學問
我們希望喝到的豆子是衣索比亞椰加,就不應該喝起來像瓜地馬拉花神
此外,豆子的酸是否是刺激的酸,還是有甜味包覆的酸
喝起來是強烈還是柔和
有苦澀味道嗎?
這都可以讓你回過頭來觀察你的手沖方式
以上講的,就只有兩字:『萃取』
給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