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現在外面手沖咖啡普遍偏淡嗎?

原本自己是喜歡喝咖啡但是什麼都不懂, 喝喝星巴克跟偶爾喝喝小七咖啡的人

去年因為工作太累身體出了點問題, 本來想戒掉咖啡, 後來聽說手沖咖啡相對

對身體負擔較小, 剛好公司附近就是山田咖啡教室, 所以去報名了一期課程.

上完課自己開始買咖啡豆天天手沖來喝, 練習了好一陣子現在總算比較懂得

品嘗咖啡該有的味道. 因為自己是徹底執行KONO流手沖法, 以小富士平刀4,

粉水比1:10的比例來手沖, 習慣了那種入口厚實的口感.

最近開始去兩三家有名的手沖咖啡店,

卻發現每一家都是以至少1:12~14的比例在手沖. 跟店主聊天的結果都是說這樣

的比例可以達到最乾淨清澈的口感又不失風味(有人說是遵循金杯理論..)

但是對於喝習慣KONO流的我, 雖然覺得這些店家的咖啡風味是有, 但是口感卻

太過清淡....有點無法理解外面的店為什麼認為口感乾淨跟味道濃厚是不能

同時達到的事情? 用KONO流沖法沖出來的咖啡喝的時候口感一樣很清澈乾淨,

但是咖啡的風味卻厚實了好幾倍, 這樣代表咖啡因重很多嗎? 還是只是自己個人感覺問題?

想知道各味咖啡同好的看法, 謝謝
文章關鍵字
喝咖啡隨意吧,或說每人口味喜好不同,我咖啡都喝1:30但是我會磨細又久沖,不過我本來也是喝重的,後來無形中越淡喝現在很不習慣重口味
有理論的是在沖煮之前的事,咖啡沖煮並沒有甚麼金杯理論,生豆ok烘培ok保鮮ok,隨便沖泡都好喝!而有個普遍迷思就是過度沖煮,一顆咖啡豆磨粗磨細大可以相差十倍不止,或說有粗細不均是必然的,如此怎定義沖煮過度呢!怎麼定義沖煮時間呢,怎麼定義水量呢!認真思考後就隨便沖隨便泡隨便浸多試看看囉

gilbert419 wrote:
聽說手沖咖啡相對對身體負擔較小


據聽說而來, 手沖因為有使用濾紙, 濾紙能吸附咖啡油脂, 所以對人體危害較小
金屬濾網則無用

延伸, wrote:
喝咖啡隨意吧,或說每...(恕刪)


萃取過度或不足,在SCAA與SCAE中是有規範的
也可以藉助儀器去測量
也有相對應的口感

若有興趣,可以真正去上SCAE的金杯萃取課程
會有不同想法

我們平常用18g粉,沖300cc的水,在下壺約268cc
一樣可以達到濃度適中的完美萃取
(相比大部分咖啡店都濃,但是甜味卻可以萃取出來)

建議原po想想為何用kono的慢滴手法可以萃取出厚實口感
是否也可以表現出豆子的地域風味?有甜感嗎?有餘韻嗎?
有苦味嗎?
基本上萃取是一門大學問
我們希望喝到的豆子是衣索比亞椰加,就不應該喝起來像瓜地馬拉花神
此外,豆子的酸是否是刺激的酸,還是有甜味包覆的酸
喝起來是強烈還是柔和
有苦澀味道嗎?
這都可以讓你回過頭來觀察你的手沖方式
以上講的,就只有兩字:『萃取』

給你參考

只愛氣質帥妹 wrote:
據聽說而來, 手沖因為有使用濾紙, 濾紙能吸附咖啡油脂, 所以對人體危害較小
金屬濾網則無用...(恕刪)


但是一般濾紙含有漂白劑和螢光精..........不是更傷人體!
mechtec wrote:
萃取過度或不足,在SCAA...(恕刪)
當然短沖泡跟久沖泡味道是不一樣的,但咖啡本身因素非常沒有定數,萃取過程因素或許只是百分之一但且還見仁見智,因為不同沖泡咖啡方法有太多,或說一爛咖啡如何靠萃取使其好喝,又或說一整顆用嚼都好的咖啡如何萃取使難喝呢!多試看顛覆方式也會有不同想法!

林林小 wrote:
但是一般濾紙含有漂...(恕刪)


這樣說有點...像講求養生 卻拿過期臭掉的咖啡豆磨來喝一樣
會計較便宜的濾紙上有螢光劑, 自然會費神找沒有問題的濾紙
義式咖啡機上說不定還有蟑螂跑來跑去下蛋 最後混在自認為香噴噴的crema裡

比較手沖是不是對人體比較無害 還是應該客觀點 淪為意氣之爭就不好了

謝謝大家指教, 其實小弟無意引起辯論何者優劣的問題,

只是會納悶"為什麼現在有名手沖店似乎都以快速萃取, 口感清淡"

為表現手法? 如果可以沖出口感乾淨, 但是風味厚實的不是更好嗎?

至於對於身體負擔方便, 我使用的濾紙是KONO濾紙, 包裝上沒有

標示螢光劑成分所以不太清楚, 但是所謂的濾紙味, 這牌的濾紙倒是真的

沒有喝到過. 其實上面咖友所說的也有道理, 比起濾紙螢光劑, 只怕

保存不良的咖啡豆所帶來的傷害更大. 就像一般人去買7-11的咖啡也

覺得是現磨現沖, 只是不知道那些咖啡豆的品質跟存放時間, 狀態到底有多糟

但是不管口感醇厚或是清淡, 喝過好的手沖咖啡就回不去是確定的~~~


erin6223
留言看起來都很健康,也都是認真回應 無須抱歉吧
以商業立場來講,現在主流是美式咖啡,而美式正確說法應該叫美式淡咖啡,所以多數客人習慣淡味,再說厚重要增加成本又可能吃力不討好,還有可能是用豆跟烘培問題!一個有經驗的商人不會迎合少數饕客的,饕客生意難做阿,不過也是有人生意是在做面子的吧

gilbert419 wrote:
謝謝大家指教, 其...(恕刪)
kono只是眾多方法之一,不是全部。

喜歡啥沒對錯,也無需懷疑他人的偏好。

硬要說,個人比較信金杯那套,而非kono.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