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isinart膠囊咖啡機才買999元
這一顆不含tamper RMB 230,含tamper 288
紙盒還挺精緻的,上頭的字是燙銀

說明書的一小段,文字有模糊部份是拍照反光的關係,不是印壞
正面是繁體中文(簡轉繁),背面是英文
因為折成小小一張擠進小盒子裡,所以有許多折痕

盒子裡除了泡棉和說明書以外,主要內容物如下
不鏽鋼膠囊,小刷子,400目濾網,備用密封環,咖啡粉匙

膠囊上蓋正面,側邊有增加磨擦力的防滑設計

上蓋背面,有開孔分水片
這種開大孔的設計比較像老拉霸機La Peppina,萃取後會發現咖啡粉上有沖出凹洞
原廠說如果咖啡粉比較細,可以在膠囊底部放上金屬濾網,我覺得或許蓋在上面也是一種玩法
illy原廠膠囊在此處是有一張類似濾紙的東西

膠囊桶身,上頭有密封環與螺牙,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螺牙不怕會爆開

缺點是因為要做螺牙而造成了內部有段差,萃取過的粉敲不出來,只能用挖的
分水片的位置大約在段差的上緣,原廠說可以裝約7.9g,大概是裝到快滿,接觸到分水片
如果不想讓咖啡粉接觸到分水片,裝到段差下緣的話大概是6g
illy原廠膠囊的份量大約是7g
我也買了它的tamper,做的不是很好,比膠囊小了約1~2mm,更別說有段差壓不到的部份

底部是這個設計,開孔位置在每個正方形的邊緣,我不懂為什麼不是打圓孔的濾片

對照原廠膠囊裡面底部的濾片,孔徑似乎比一般義式機用的濾杯要小或相同
孔數算一下大約有350孔,跟一般義式機的濾杯相比,它的單位面積孔數是比較多的
只是開孔面積所佔的比例就不知道了

這裡有個illy膠囊的影片,可以看看它的構造
底殼有個軟質的應該是矽膠製,受到壓力才會打開流出咖啡,我直接對著挖空的膠囊吹氣是吹不出來
不過應該沒有完全密封,否則illy的21顆裝膠囊罐就不用充氮氣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Z56j78S4rU
不鏽鋼膠囊底部

實際測量了這個不鏽鋼膠囊的大小
若咖啡粉不接觸分水片,保留膨脹空間的話,咖啡粉高度約12mm
illy原廠膠囊的咖啡粉高度則有15mm,跟我用54mm濾杯裝16~18g粉(豆子不同有差)的厚度相當
如果填充相同的咖啡粉,illy膠囊的粉體較厚,在萃取時阻力會比較大
然而illy的咖啡粉很細,我感覺甚至比我在義式機上用錐刀磨的更細一點點
若要達到相同流速,不鏽鋼膠囊必需用比illy粗很多的粉,比我在義式機用的還要粗很多(錐刀磨)
我想是因為不鏽鋼膠囊的底部開孔總面積佔比,比illy與義式機濾杯要小很多
用錐刀來玩這顆不鏽鋼膠囊我覺得效果不是很好
畢竟是利用類似加壓濾杯的原理來輔助加壓,粉太粗了
Guatemala是粗細有段的磨豆機,數字從1到7,每個數字中間還有一段,總共13段
我把最細的數字1調到刀盤會磨擦,磨espresso的時候要轉到1再往回轉一咪咪
萃取壓力則最高只用7 bar,流速與萃取率就正常了
因為咖啡粉過細,如果硬要上9 bar,結果反而不好
用不鏽鋼膠囊,我則是調到數字1和2中間那段
磨出來的粉依然比錐刀細,跟illy膠囊的粉感覺差不多
如果在一般義式機,流速會過快,萃取壓力是上不來的
這顆膠囊則幫我補足了粉體本身不夠的阻力,萃取約30ml,以我的喜好可以再細一點
本來這種類似加壓濾杯的原理,因為不正確的咖啡粉粗細,做出來的咖啡一定是差一些
但是這台磨豆機可以磨很細,萃取壓力卻上不來,利用外部輔助加壓反而能更接近正確的參數
最後心得,這顆不鏽鋼膠囊應該用平刀磨豆機表現會比較好
因為膠囊咖啡粉容量少,它的萃取參數其實比較像義大利廠豆的single
用在淺焙豆的話,義大利方式的萃取量太多了,整個會拉淡掉
用1:2萃取的話又因為粉量太少,一杯十幾克的espresso實在是太少了
還是乖乖用中深焙吧,也許廠豆更佳
Cuisinart膠囊機的自動退殼功能無法退這顆不鏽鋼膠囊,要自己準備個夾子夾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