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Z prezzo JE-plus三軸承手磨電動變速運轉

1Z prezzo JE-plus三軸承手磨電動變速運轉


玩磨豆機算是喝咖啡中很有樂趣的一件事情,平刀、錐刀、鬼尺、鑄鐵、CNC...
過程中也玩過了不同等級的磨豆機!
內心一直有個想要ROBUR 83錐刀帶三相馬達的版本,可以體會三相馬達滑順變轉速和錐刀研磨的魅力!
曾經在澳洲找到一台,可是被運費嚇到! 沒有出手!
另外這台機器出粉口比較長,容易於出粉口堆積,不利於單杯研磨降低殘粉的需求,因此也沒太掛念。

HG-1的MAZZER 83大錐刀也許是一個解決方案,可是對於其上支點的結構設計,總有那麼不安心之處!
HG-1的中軸雖然粗壯,但是透過傘齒輪將力矩轉了90度,傘齒輪一向密合度不佳
加上組裝精度和加工公差的問題,讓研磨偏軸的疑慮一直沒法去除。
雖說要改成電動版本的三相減速馬達和變頻器都準備好了,卻也遲遲沒有動手。

防疫期間少了出差,晚上也沒了吃飯邀約!
除了讀書找資料外! 動手做勞作,可讓這些多出來時間有一些實質的樂趣。
活在現代社會其實對DIYER而言是很幸福的,上網幾乎可以找到所有需要的東西。
不過,當中最令人難耐的是無法立刻動手,且物品到貨時間不一樣,但卻又缺一不可!!

選用的磨豆機是1Z presso的JE Plus,這手磨會中選的原因是"三軸承"讓我對運轉穩定度放心一些,
另外,就是恰當的機身直徑和選用刀盤!! 但是,"固定機身"應該是這個勞作最困難的挑戰。

規劃了一下,使用2020鋁擠型來搭結構,這個可以快速完成支架!
1Z prezzo JE-plus三軸承手磨電動變速運轉

箇中結構設計巧妙與美感可以隨人發揮,因此DIYER製作的每台機器,都會有不一樣的外觀。
架上馬達,加上變頻器運轉,其實樣子就有點像樣了!!


可是總不能手還要扶著磨豆機,這就不是電動手磨了!!
之所以說,固定磨豆機身是這勞作最困難之處,是因為除了固定,還要對中軸和聯軸!!
這是需要精準定位和調整的!

因此,找了很久!發現雕刻機用的65 mm主軸固定座可以用,配合軟木墊夾持住筒身,整體還算穩定!
選用的馬達是3D列印的DC減速馬達,規格是12 V DC 減速比為100的馬達,
最終獲得的轉速12 V空載是50 rpm,號稱可以拖動9.17 kgf*cm的軸向負載,應該是足夠的。
電源供應器則是9 ~ 24 V / 3A可調交換式電源。

運作起來其實還頗為安靜順暢!



可是,實際丟咖啡豆進去磨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馬達在有負載的情況下帶動1Z研磨沒有任何問題,可是研磨中段就看到"雪花飄飄"!!
靜電非常嚴重!! 我還特地接了地線導出靜電,竟然還是這樣的結果!!!
用電表量測各的地方的導通特性,查了之後的結果是"鋁合金陽極處理層"!!
陽極處理後的鋁並不導電! 因此靜電就導不掉了!!
刀盤中軸有導通,所以沒黏甚麼粉!!
看來WDT + RDT 應該是沒法省掉!! 或得要換一支表面導電的不銹鋼機身的產品!

1Z prezzo JE-plus三軸承手磨電動變速運轉

沖了一個18g的小shot! 雖然忙著錄影忘了關水,但結果其實還不錯!!
與DITTING 804 LS比起來,有著不錯的甜感! 但是乾淨度沒有那麼好!



這玩具還不完美!! 持續精進是假期防疫的好休閒!
另一個勞作便是用那台猛暴的3相減速馬達,去驅動"費力但有效率"的手磨!!
JX也許是一個選項! 可是對於陽極處理和靜電卻又讓我觀望!

眾網兄若有推薦,也歡迎告知。 機身尺寸必須要介於55 - 65mm間!!
也希望讓兩台都可以運轉起來!!
以氣勢來看,三相減速馬達氣派多了!!!

1Z prezzo JE-plus三軸承手磨電動變速運轉

---------------------------------------------------------------------------------------------------------------------------------------------
2021/06/14 防疫中的端午節

剛剛做好的直流馬達驅動,待在家中沒有超過24小時,一位網兄表示需要那架構,
就這麼割讓了~~
留下來的JE plus順勢將其接上另一個架構上,利用日製東方60W的三相交流減速馬達驅動!
一旁則是網兄借用的Helor 102的M牌原廠83mm大刀手磨,有機會也讓它變成電動~~

1Z prezzo JE-plus三軸承手磨電動變速運轉


這馬達力量猛爆,果然驅動磨豆相當乾脆,不拖泥帶水!
運轉非常的安靜平順,只有聽到咖啡豆被輾碎的聲音!
不像DC馬達加入咖啡豆之後,聲音明顯因為負載而改變!!

30 Hz的驅動,減速比9倍,大約獲得90 rpm的轉速!
變頻的優點就是轉速調整精準,並且不太會因為負載出來改變轉速!

另外發現有趣的事,不知是否交流驅動的緣故,我發現靜電的現象比較不明顯,
即使沒有做RDT好像也不太會帶電排斥!

ugo426 wrote:
內心一直有個想要ROBUR 83錐刀帶三相馬達的版本,可以體會三相馬達滑順變轉速和錐刀研磨的魅力!


今年剛買Helor 102 , 它是83mm 大錐刀, 而且是不銹鋼機身 .
今天在做了一次四杯的LATTE,兩杯使用這台電動錐刀手磨,兩杯使用之前磨刀的平刀電磨。
做了RDT之後,靜電的問題有改善許多了! 但是我覺得還是有!!

25g的咖啡豆,利用15V DC驅動,差不多70RPM,
在相同的研磨度之下,總共磨了150秒左右! 真的很慢!!

磨出來的咖啡粉,也有著典型手磨的特徵,因為速度慢,銀皮會形成片狀穿越磨盤,
比較一下就可以發現,左邊的兩個粉杯盛著錐刀手磨的粉。
不過,換個角度想。 若沒有辦法接受銀皮一起沖煮的,這倒是好處! 非常容易分離!!

沖煮出來每天要喝的LATTE,其實有一些驚豔的!!
不HEAD TO HEAD對比的話,其實都是想像!!

實際對比,我覺得手磨果真呈現了錐刀磨ESPRESSO的風格!!
風味突出且立體,前段的香氣非常好,甜度更好!!
平刀電磨則是風味發展沒有那麼快! 整體比較平一些,但後韻及圓潤度則較為好一些。

錐刀風味奔放、平刀內斂~~ 各有千秋!
不過,我應該會試一段錐刀的風格了!!

ugo426 wrote:
磨出來的咖啡粉,也有著典型手磨的特徵,因為速度慢,銀皮會形成片狀穿越磨盤

這個跟刀盤的設計也很有關係
我用Helor 106配Gorilla Gear刀盤,銀皮都會被磨碎
1:4的減速機構,轉速很慢
這組刀盤之前裝在繪意71上,使用DC伺服馬達,轉速調到45 rpm,也是能把銀皮磨碎
bakafish wrote:
這個跟刀盤的設計也很...(恕刪)


您說的是,應該是刀盤設計的緣故
若是以70rpm,150秒磨完25g
那麼每一分鐘10克,要轉70圈!

我是覺得這設計是為了省力滑順,而非效率!
不過,現在除了靜電的問題外,我覺得是很不錯的!
靜電對我而言,其實也不難處理,打算拿去用sputtering鍍上一層鉻!!
耐刮導電又抗蝕,應該一小時以內可以搞定!

我研磨時只加到15V研磨,可以調到20-24V,效率會更好!
我覺得研磨完的時間會可以縮短至一分鐘以內。
跟ARCO 很類似






有預訂,目前延後出貨中
奉勸樓主真的把製程弄清楚再玩!

如果是要把外刀盤鋁合金的部分拿去濺鍍只會更糟,唯一的解法就是把內裡看不到的部分直接用物理切銷的方式把陽極層去除再接地

鋁合金陽極過的東西除非物理刨除陽極層(不要想說退陽極,會更慘)再做加工!

當然如果想毀掉JE-PLUS或者讓JE-PLUS變得像垃圾一樣,就當我沒說,Peace~

ugo426 wrote:
您說的是,應該是刀盤設計的緣故
若是以70rpm,150秒磨完25g
那麼每一分鐘10克,要轉70圈!

我是覺得這設計是為了省力滑順,而非效率!
不過,現在除了靜電的問題外,我覺得是很不錯的!
靜電對我而言,其實也不難處理,打算拿去用sputtering鍍上一層鉻!!
耐刮導電又抗蝕,應該一小時以內可以搞定!

我研磨時只加到15V研磨,可以調到20-24V,效率會更好!
我覺得研磨完的時間會可以縮短至一分鐘以內。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penny0512 wrote:
跟ARCO 很類似有(恕刪)


看來是不錯的設計!! 跟NICHE一樣走Kick Starter的模式募資。
採用AC交流馬達360 rpm,不可調轉速。 速度不慢!

看來價格也不便宜! 兩用是賣點!
Arbicool wrote:
奉勸樓主真的把製程弄(恕刪)


陽極鋁層濺鍍一層鉻或鈦,再從外部接地,
製程上、邏輯上、實務上應該都是合理的!!
對我而言,sputtering也是舉手之勞~~

不過,您說得對! 用蝕刻去退陽極是不智之舉!!
因為會出現粗糙且不具光澤的鋁表面!! 那就會很醜了!
這不會是我的選項!

機械加工我不會去考慮,單一個工件區面切削的精度控制,
價格和複雜度,會讓廠商和客戶都卻步~~
ugo426 wrote:
陽極鋁層濺鍍一層鉻或(恕刪)


拿一個3mm平銑刀在刀盤附近跟出粉口附近打一個圓點接地是有多難?

畢竟您都已經做出775馬達電磨了,這個只要把平銑刀接在775馬達上打兩點就搞定的東西,很難?

做濺度之前,拿一個不是很重要的全陽極件測試看看,陽極後的鋁合金不是不能做濺鍍,只是這樣根本毫無意義(濺鍍通常做外觀處理),而濺鍍的部位沒有上Coating也會導致濺鍍整片peel off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