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磨豆機算是喝咖啡中很有樂趣的一件事情,平刀、錐刀、鬼尺、鑄鐵、CNC...
過程中也玩過了不同等級的磨豆機!
內心一直有個想要ROBUR 83錐刀帶三相馬達的版本,可以體會三相馬達滑順變轉速和錐刀研磨的魅力!
曾經在澳洲找到一台,可是被運費嚇到! 沒有出手!
另外這台機器出粉口比較長,容易於出粉口堆積,不利於單杯研磨降低殘粉的需求,因此也沒太掛念。
HG-1的MAZZER 83大錐刀也許是一個解決方案,可是對於其上支點的結構設計,總有那麼不安心之處!
HG-1的中軸雖然粗壯,但是透過傘齒輪將力矩轉了90度,傘齒輪一向密合度不佳
加上組裝精度和加工公差的問題,讓研磨偏軸的疑慮一直沒法去除。
雖說要改成電動版本的三相減速馬達和變頻器都準備好了,卻也遲遲沒有動手。
防疫期間少了出差,晚上也沒了吃飯邀約!
除了讀書找資料外! 動手做勞作,可讓這些多出來時間有一些實質的樂趣。
活在現代社會其實對DIYER而言是很幸福的,上網幾乎可以找到所有需要的東西。
不過,當中最令人難耐的是無法立刻動手,且物品到貨時間不一樣,但卻又缺一不可!!
選用的磨豆機是1Z presso的JE Plus,這手磨會中選的原因是"三軸承"讓我對運轉穩定度放心一些,
另外,就是恰當的機身直徑和選用刀盤!! 但是,"固定機身"應該是這個勞作最困難的挑戰。
規劃了一下,使用2020鋁擠型來搭結構,這個可以快速完成支架!

箇中結構設計巧妙與美感可以隨人發揮,因此DIYER製作的每台機器,都會有不一樣的外觀。
架上馬達,加上變頻器運轉,其實樣子就有點像樣了!!
可是總不能手還要扶著磨豆機,這就不是電動手磨了!!
之所以說,固定磨豆機身是這勞作最困難之處,是因為除了固定,還要對中軸和聯軸!!
這是需要精準定位和調整的!
因此,找了很久!發現雕刻機用的65 mm主軸固定座可以用,配合軟木墊夾持住筒身,整體還算穩定!
選用的馬達是3D列印的DC減速馬達,規格是12 V DC 減速比為100的馬達,
最終獲得的轉速12 V空載是50 rpm,號稱可以拖動9.17 kgf*cm的軸向負載,應該是足夠的。
電源供應器則是9 ~ 24 V / 3A可調交換式電源。
運作起來其實還頗為安靜順暢!
可是,實際丟咖啡豆進去磨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馬達在有負載的情況下帶動1Z研磨沒有任何問題,可是研磨中段就看到"雪花飄飄"!!
靜電非常嚴重!! 我還特地接了地線導出靜電,竟然還是這樣的結果!!!
用電表量測各的地方的導通特性,查了之後的結果是"鋁合金陽極處理層"!!
陽極處理後的鋁並不導電! 因此靜電就導不掉了!!
刀盤中軸有導通,所以沒黏甚麼粉!!
看來WDT + RDT 應該是沒法省掉!! 或得要換一支表面導電的不銹鋼機身的產品!

沖了一個18g的小shot! 雖然忙著錄影忘了關水,但結果其實還不錯!!
與DITTING 804 LS比起來,有著不錯的甜感! 但是乾淨度沒有那麼好!
這玩具還不完美!! 持續精進是假期防疫的好休閒!
另一個勞作便是用那台猛暴的3相減速馬達,去驅動"費力但有效率"的手磨!!
JX也許是一個選項! 可是對於陽極處理和靜電卻又讓我觀望!
眾網兄若有推薦,也歡迎告知。 機身尺寸必須要介於55 - 65mm間!!
也希望讓兩台都可以運轉起來!!
以氣勢來看,三相減速馬達氣派多了!!!

---------------------------------------------------------------------------------------------------------------------------------------------
2021/06/14 防疫中的端午節
剛剛做好的直流馬達驅動,待在家中沒有超過24小時,一位網兄表示需要那架構,
就這麼割讓了~~
留下來的JE plus順勢將其接上另一個架構上,利用日製東方60W的三相交流減速馬達驅動!
一旁則是網兄借用的Helor 102的M牌原廠83mm大刀手磨,有機會也讓它變成電動~~

這馬達力量猛爆,果然驅動磨豆相當乾脆,不拖泥帶水!
運轉非常的安靜平順,只有聽到咖啡豆被輾碎的聲音!
不像DC馬達加入咖啡豆之後,聲音明顯因為負載而改變!!
30 Hz的驅動,減速比9倍,大約獲得90 rpm的轉速!
變頻的優點就是轉速調整精準,並且不太會因為負載出來改變轉速!
另外發現有趣的事,不知是否交流驅動的緣故,我發現靜電的現象比較不明顯,
即使沒有做RDT好像也不太會帶電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