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illy的便宜替代品 - 義大利進口咖啡豆匯整

mbantust35 wrote:
esp這種東西 任何環節差一點 出來的咖啡就差很多...(恕刪)

我也是這樣覺得
我其實無法接受IES那種隨性的做法,也無法接受廠豆做法差一些味道變化不大的說法
我試了幾家廠豆,同樣都有做法差一點味道就有差的情況
就以最近這包米賽拉多羅來說,一公斤裝,我到現在快喝完了還一直在實驗參數

而且我老媽的鼻子和舌頭比我還厲害很多
我通常是做美式給她,只要我手法差一點點
例如水溫變動一點點,或預浸差兩三秒,或粉加減0.5g,或粉粗細差半格
她都會跟我說今天的咖啡不太一樣
多了什麼味道,少了什麼味道
我們對每杯味道一致性沒有那麼苛求,但差別還是喝的出來的
我覺得入口溫度影響味道比沖煮過程還要大
買過某義大利廠30%羅豆
熱喝都覺得ok
有一次想說放涼做冰沙
想說味道怎麼很苦加多點糖那個苦味還覺得無法接受
想說是不是放涼太久

後來有次加奶喝才發覺應該是這支咖啡豆的問題
用摩卡壺或煮espresso溫熱喝好喝,涼了會反苦
那杯加奶的喝到反苦後剩餘直接倒掉了(那種苦味實在不能接受)
煮好後直接喝掉espresso可能一直也不會發覺放涼會反苦

還有可能espresso味道較重
直接喝掉espresso可能也不容易發覺味道差很大
但做成美式可能多了變因水量和溫度
加上味道不像espresso那樣厚重
比較能感受到味道的不同
只說白賊七是最會白賊的代表人物,就被刪文了...所以管理員認為正宗最會白賊的人是?...
艾德華仔 wrote:
但是如果自烘豆也跟義大利廠豆放一年來比呢?
...(恕刪)


完全不用比阿
這就是義大利廠豆厲害之處
畢竟混豆與烘焙可是他們know how

另外羅豆30% 這我應該喝不下去 哈哈
勉強喝下去應該會很痛苦
bakafish wrote:
我也是這樣覺得我其...(恕刪)


只能說您母親大人太強了 我只能喝出差異 但說不出來

我想一直嘗試廠豆 就是想喝出所謂義大利所謂好喝的esp
但無奈通常自己弄不出來
我看廠豆官網(我知道不準)與洪老師臉書上的照片
每杯esp顏色都很漂亮

下次要去東區那家喝米賽多羅


往事橘子 wrote:
借個帖子問個問題.
一般說到 Mazzer 錐刀款通常都只提到ROBUR這款.而同樣是錐刀的KONY確很少人討論?
實在好奇這63mm錐刀出品的風味 ^^"....(恕刪)


bakafish wrote:
我猜味道不會有太大差別
因為刀盤厚度僅僅只差2mm
刀盤大小要看研磨路徑的長度,錐刀如果設計相同,則決定長度的關鍵是刀盤厚度,而非直徑
同一家公司的高低階產品,我認為刀盤的設計不會不同
不然風味走向不同,產品定位就難做了
只是既然要買到這個等級,價差沒有很大,體積也沒有差很多,乾脆就直上Robur
以免買了KONY又整天想Robur會不會更好...(恕刪)


最後還是沒選擇電磨錐刀,主要考量是平常只有磨1-2人份,加上目前已有900N-SJ足以應付多人的需求.
還是以殘粉少考量為先,這時HG-1就出現了. (其實是買不起KONY與Robur )

話說這83錐刀與HL101的六星錐刀口感完全不同,後學文筆不太好就不多描述了.
這HG-1還真難伺候,前10次沖煮沒有一次不噴的,

廠豆以ILLY紅罐子為主,1罐最久大概2週可以喝完,喝到最後一天也不覺得香氣消退太多(當時以900N-SJ為主)
既然有了HG-1當下就與平刀對比一下,由於我的咖啡機不是雙頭的,只能煮完一個shot再煮另一shot,
所以下面的文字看看就好

搭配IMS濾杯,磨完落入粉杯再秤重確認皆為16.3克,萃取克數皆33.5克(+-0.2克),但時間錐刀比平少了2秒
使用無底手柄觀看.平刀需要8-10秒才能看在碗底看到咖啡液,而錐刀只需5-7秒(煮了很多次,大多落在這數據)

平刀萃取的香氣比較上揚,錐刀則較為內斂,口感方面平刀較錐刀濃.刺激性稍強,口腔的殘留度錐刀較久,
給人較深的映像就是甘甜度很棒.

往事橘子 wrote:
最後還是沒選擇電磨...(恕刪)


那你機器適用哪一台?

往事橘子 wrote:
這HG-1還真難伺候,前10次沖煮沒有一次不噴的,...(恕刪)

我的經驗是,HG-1或者102,
WDT,RDT都不可少
用83mm的大錐刀
粉量多些,豆子烘焙度也可以深一些
極淺焙的豆子,老鼠尾巴很難
往事橘子 wrote:
最後還是沒選擇電磨...(恕刪)

國外最近有人買HG-1,磨豆遇到怪情況,磨18g豆子竟然要搖到200圈
在這個討論串中,看來有兩人遇到此情形
http://www.home-barista.com/grinders/hg-1-takes-200-turns-normal-t43277.html
Lyn Weber最初竟然說這是正常的
最後Lyn Weber是要求他把刀盤寄回
然後再寄一組刀盤下方有MAZZER 0187C字樣的原廠刀盤給他,解決此問題
我猜也許是Lyn Weber把刀盤拿去噴砂,處理的過程出了問題
最近有買HG-1的人要注意一下

最近我反覆測試了Rosco與繪意71在Lambro,Cremina,Rossa PG上的表現
咖啡機只有一台,沒辦法同時出兩杯
結果我覺得這兩個錐刀38mm與71mm,只憑味覺記憶實在分不出來
但是Helor 101就能喝得出差異
所以我越來越覺得磨豆機的刀盤大小不是很重要
可能刀盤的設計,磨豆機的精度,轉速,影響更大

我也厭煩了繪意71每次都要用接粉杯玩搖搖樂(這是我的WDT做法),事後又要擦拭接粉杯
打算換一台不用WDT的磨豆機了
mbantust35 wrote:
那你機器適用哪一台...(恕刪)


bezzera strega


Yiyans wrote:
我的經驗是,HG-1或者102,
WDT,RDT都不可少
用83mm的大錐刀
粉量多些,豆子烘焙度也可以深一些
極淺焙的豆子,老鼠尾巴很難...(恕刪)


WDT,RDT兩者都做了但還是噴了,後來是加強WDT方式才改善很多.
bakafish wrote:
國外最近有人買HG-1,磨豆遇到怪情況,磨18g豆子竟然要搖到200圈
在這個討論串中,看來有兩人遇到此情形
http://www.home-barista.com/grinders/hg-1-takes-200-turns-normal-t43277.html
Lyn Weber最初竟然說這是正常的
最後Lyn Weber是要求他把刀盤寄回
然後再寄一組刀盤下方有MAZZER 0187C字樣的原廠刀盤給他,解決此問題
我猜也許是Lyn Weber把刀盤拿去噴砂,處理的過程出了問題
最近有買HG-1的人要注意一下
...(恕刪)

這篇我有看到,還好我的沒這問題
我用16克大概搖35-40圈上下
關於噴砂的外觀到底是長啥樣?
因為RDT的原因刀盤隔天就有點生銹了,不做又不行靜電超嚴重的.
對了我的內刀盤有只有0187C的字樣,但外刀盤沒有任何字樣.不知道Lyn Weber是不是又換刀盤了?
之前不是用MAZZER 0187C刀盤?

使用RDT之前(機器剛到手拆下刀盤做清潔前拍照的)


使用RDT之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