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shiva wrote:
只針對所謂小七用的咖...(恕刪)






左邊是odea giro plus, 自從買了這台之後,
就很難忍受711這類便利商店的咖啡。

後來開始用右邊的1817後,
就把左邊那台的簡易自動奶泡器給拆了,
連星巴克的咖啡也買不下手了。
q685220 wrote:
萬一沒招了,我會很無聊...(恕刪)

放心吧,連自己說過的話都能硬拗說他沒說過
會有什麼鬼話講不出來,一定還會有的
他自己說不回文了,現在大概正在改之前的文
我看他不如把那句話刪掉當沒說過,正大光明的回文好了

這段也很好笑,又曝露自己是個大外行了
汎古實業 wrote:
不知道哪個咖啡比賽有在測TDS值的呀...(恕刪)

2016WCE世界盃沖煮大賽台灣選拔賽規則與規章
2017 WORLD BREWERS CUP RULES AND REGULATIONS
TDS不會列入評分,因為咖啡終究是要以喝來評判的
我看他八成又會抓著這點發表他個人的高見吧
不評分不代表不重要,為什麼要測量TDS和計算萃取率,裡面都寫的很清楚,但他一定不會去看
能參加比賽的高手們,相信大家做出來的都會在一個合理範圍
絕不會做一個偏差很多,然後胡扯味道是主觀的

我想到一個笑話
有位歐里桑糊里糊塗逆向開上國道
看到一堆直衝而來的車輛
咒罵著,這些人是會不會開車啊,怎麼全都逆向

當認知與眾多他人不同時,到底是別人錯還是錯的其實是自己?
還是那句話,買機器真的要慎選廠商啊
我一直想跟他解釋…為何我會用咖啡機壞掉,沖出來是白開水TDS=0..認為我的比喻很白痴……

因為跟小朋友溝通觀念,要用小朋友聽的懂的方式……

所以我用很白痴的比喻,也沒錯呀…

其實半自動咖啡,調到適合,選好豆子…其實都不輸給外面的小七,包含星巴克等…

原因沒有別的……一個是商業豆,如果找外面自家烘焙新鮮的豆子,基本上都不差了…只是單價高了點……

家用全自動方便,選好豆子真的不輸星巴克,至少完勝小七那種的…

但是全自動配上商業豆……真的不太優…

但是慎選廠商,又或者廠商是無辜的,要慎選銷售人員呀……

不要改天機器出了問題,只會找一堆理由瞎扯是使用者的問題……

我是聯想到韓國瑜pk王世堅的片段,yuotube可以查看看…
不知道是哪個好笑的在 #112 舉例談TDS.
還談什麼歸零??
拿出來的TDS測筆精度只有到%,還要歸零?????
這種鬼話也只有你說的出來.
也不知是那家咖啡店的白開水可以在這種精度只到%的TDS表上顯示數字.
嘴砲可以砲到這種程度,真是大開眼界.


[但是全自動配上商業豆……真的不太優…]
這種說法真是鬼扯.
全自動的範圍那麼廣,商業豆的範圍那麼廣.......憑什麼說不太優?
起碼指定哪台全自動搭哪家的商業豆不太優,隨便一個範圍就下評語,還真以為自己的水準已在所有全自動和商業豆之上.

[家用全自動方便,選好豆子真的不輸星巴克,至少完勝小七那種的…]
??
福特也不差,找個會開的,還完勝賓士呢.鬼扯到這程度,應該要給你一個專家封號.
看完這整篇戰文,學到不少知識。
原來喝咖啡也可以這麼科學。
汎古實業 wrote:
不知道是哪個好笑的在 #112 舉例談TDS.
還談什麼歸零??
拿出來的TDS測筆精度只有到%,還要歸零?????
這種鬼話也只有你說的出來.
也不知是那家咖啡店的白開水可以在這種精度只到%的TDS表上顯示數字.
嘴砲可以砲到這種程度,真是大開眼界.
...(恕刪)


大哥,你上磅秤量體重時不會先看看磅秤是否有歸零嗎?
歸零目的不是為了要直接量體重(量TDS),而是要讓彼此的量測有所比較依據,讓儀器回到比較原點;
不然你磅秤沒歸零,你說你體重60Kgw
我有歸零,我體重60Kgw
這樣比較有意義嗎?

這是常識,不是鬼話耶!!!
呀,我又認真了
q685220 wrote:
但是慎選廠商,又或者廠商是無辜的,要慎選銷售人員呀…...(恕刪)

我就說他會改文吧,現在雙管齊下了呢,改文回文都來
我看這位應該是老闆,至少也是高層,才會用這個名字註冊
原本想打廣告的,眼看廣告打不成了,乾脆改打嘴砲


S.A.G. wrote:
大哥,你上磅秤量體...(恕刪)

就傻人說傻話啊

精度只到%沒錯,可還有小數點兩位,測水質的ppm可沒小數點
如果拿台北市的自來水,TDS應該在100 ppm以下,也就是0.01%以下
在咖啡用的折光計當然是驗不出來
可台灣又不是只有台北,世界也不是只有台灣
做儀器的怎麼樣也比只會嘴砲的強

先前說「難道你還真拿TDS筆來測出過1.25%這種鬼數字」
然後又說「不知道哪個咖啡比賽有在測TDS值的呀」
現在又說「也不知是那家咖啡店的白開水可以在這種精度只到%的TDS表上顯示數字」
哪句沒有被打臉?
對啊,「嘴砲可以砲到這種程度,真是大開眼界」,這句不打臉
誰嘴砲一看就知道
先前說「難道你還真拿TDS筆來測出過1.25%這種鬼數字」
然後又說「不知道哪個咖啡比賽有在測TDS值的呀」
現在又說「也不知是那家咖啡店的白開水可以在這種精度只到%的TDS表上顯示數字」

現在你拿出來了,我有針對這事嘴砲嗎?没有嘛.(話說你拿出筆,可我也没看到1.25%,就當你有啦)
[照你說法,你是能泡出客人指定的TDS囉?,TDS既然是你所謂重點,那麼理所當然的也有人要求囉?]

然後咖啡賽有在測TDS值嗎?没有嘛.(連TDS的規範都没有呀)

然後白開水可以在精度只到%的TDS表上顯示數字嗎?不能嘛.

所以奇怪的是不能顯示數字還有人要歸零........(嘴砲可以砲到這種程度,真是大開眼界是指這個吧?)

還真的要麻煩你打臉一下.

另外不管討論或是嘴砲,就針對事情就好了,幹嘛扯到個人??
人身攻擊有比較好?

[不評分不代表不重要,為什麼要測量TDS和計算萃取率,裡面都寫的很清楚,但他一定不會去看
能參加比賽的高手們,相信大家做出來的都會在一個合理範圍]
你都說會在一個合理範圍了,那怎麼不規範所謂TDS合理範圍???

比如:
A.濃縮咖啡(Espresso),一杯濃縮咖啡的量是30ml(可增減5ml,即25ml~35ml,這個量包含crema)
B.每一劑的濃縮咖啡(single espresso) 所使用的粉量必須恰當且每次沖煮的量都一致(appropriate and consistent).
C.機器設定的熱水溫度在攝氏90.5~96度間.
D.機器的幫浦壓設定在8.5~9.5bar間
E.咖啡萃取時間必須在20~30秒間.
F.萃取的espresso必須用內容量在60~90ml間且有把手的杯子來盛裝.
G.4杯espresso必須在沖煮後必須馬上且一起送到評審前,同時搭配湯匙等配件(如果一開始設桌時沒給評審水、餐巾紙、糖,就必須在此時送上)

照你說法,既然相信大家做出來的都會在一個合理範圍,那麼幹嘛又規定這些範圍?卻又獨獨不規定TDS??


而且很奇怪的一點是....既然你都認為大家做出來的好咖啡都會在一個合理範圍,可見你所謂的TDS範圍是好咖啡自然而然的必然落在那個範圍.那麼到底是重要在哪裡??



這位老兄.
歸零很合理,問題是一開始數字就是零,怎麼歸零.(你先去看看那位歸零老兄說的情況吧)

另一個問題是,這支筆真的可以操作歸零嗎??

還是所謂歸零只是想當然耳的嘴砲??

另外,你所謂磅秤歸零是儀器失準,跟我講的東西天差地遠吧.

汎古實業 wrote:
先前說「難道你還真...(恕刪)





"然後咖啡賽有在測TDS值嗎?没有嘛.(連TDS的規範都没有呀)"

看起來好像是有規範的.......

9.4 飲料定義
A. 飲品僅可以水做為溶劑萃取咖啡粉的物質。 除了定義中所訂定的咖啡熟豆與沖煮用水,以及接觸的沖煮器材與杯具,飲料禁止含有任何添加物。呈送飲料之前,額外添加水(旁通)以調整咖啡濃度是允許的。
B. 飲品的總可溶性固態物濃度希應少於或等於2.00%(20000ppm),此限制乃為區分沖煮咖啡飲品與濃縮咖啡或其他萃取濃度的咖啡,本競賽中飲料以此限定於普遍認知上「手沖咖啡」的範疇。
C. 選手將準備與呈送三杯熱咖啡評分,三位評審各有一杯個別沖煮的咖啡。
D. 每一杯飲料必須介於150到350mL。假使出杯的飲料體積少於120mL或是多於375mL,該杯飲品將喪失評分資格而不予以給分。
E. 選手不需要將沖煮一杯飲品時所製作的所有份量都呈送評分。
.
.
9.10 總可溶性固態物(TDS)測量
A. 大會將使用TDS測量儀,測量每杯飲品的總溶解物質。
B. TDS測量的操作規範於本規章有詳述。
C. TDS測量值會以百分比(加小數點之後兩位數字,比如1.15%)紀錄於評分表上。
D. TDS測量值僅提供給選手做為參考,並不作評分考量。
.
.
25.0 TDS總溶解物質測量
25.1 測量目的
沖煮式咖啡通常含有1.0%到1.5%的溶解物質,而大約99%是水。咖啡可溶解物質在飲料液體中的部分稱之為「TDS」,或總可溶固態物。
相對的,咖啡豆大約被萃取了10%到25%的物質。這些可溶物質的重量比率被稱之為「可溶率」或「萃取率」。
以研究消費者飲用習慣總結而成的SCAA/SCAE金杯沖煮標準,敘述不同的變因可讓咖啡飲品的風味達到希望的結果。SCAA建議的TDS範圍為1.15%至1.35%、SCAE的建議標準則是1.20%至1.45%,而兩者的萃取率介於18.0-22.0%。
如果TDS非常低,通常味覺上會感覺「太淡」。
如果TDS非常高,通常味覺上會感覺「太濃」。
如果萃取率非常低,通常會被描述為「萃取不足」或「發展不足」。
如果萃取率太高,通常會被描述為「過度萃取」。
每份呈給評審的飲品都會測量TDS,供選手做參考,建議選手可以水粉比與飲品的重量自行估算萃取率。若是選手有提及水粉比例等沖煮參數,評審會加以記錄但僅作為參考之用。
25.2 計算公式
估算出萃取率有不同的方法,複雜度各異。最簡單的方式是使用電腦軟體或程式。
最簡易的計算方式需要下列三個數值:
A. 咖啡粉的重量
B. 咖啡飲料的重量
C. TDS 總溶解物質
萃取率 = TDS x 飲料的重量 ÷ 咖啡粉的重量
亦可從TDS、咖啡重量、以及萃取所用的水來計算萃取率,但較為複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