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disecret wrote:
聽起來好像有點可怕,(恕刪)

那天我的Super Lube 21030放在公司,只好先用DOW 111
但DOW 111用在金屬對金屬的潤滑效果不是很好
今天下班把Super Lube帶回家,重新潤滑後效果好多了,幾乎完全回到磨損前的狀態
不過在調到espresso刻度時還是比之前緊就是了
bakafish
拔下來,但原廠安裝時有的忘了上油會很難拔,要從下往上用力推,推上去一點點就換到對面側再推,一點一點的推上去,最後就可以拔下來了,裝回去之前記得上點潤滑油,以後就很好拔了
bktangle
好的,等收到试试
感謝Daniel大賜豆
剛才用中焙日曬南希寶莓姬做了幾杯SOE
刻度5(鎖死退不到一圈)
18g粉26秒萃取36.7g,TDS 9.15,萃取率只有18.65%
口感跟退鍍前類似,輕盈
刀盤退鍍大概還是以失敗告終了
畢竟coating是在原廠刀盤上加一層皮
泡藥水泡到logo都不見,是在原廠刀盤上剝一層皮
都不是原廠刀盤的狀態
正面效果只有磨豆時間減半
以及因為不太卡碎豆,連續出杯的一致性變好
明天帶豆子去公司用Helor 106和Rossa PG測試
Daniel WYS
感謝魚大願意幫忙消化庫存[XD]
bakafish
刻度很夠用啊,昨天用淺焙豆12.5g都還很夠用,距離鎖死還有4分之3圈
用Helor 106 + Rossa PG驗證結果出爐

填壓後的粉餅,看起來就比MC4 + 退鍍Mazzer均勻,粗顆粒比較小顆
espresso均勻度,從填壓後的粉餅來判斷,以肉眼看,非科學分析
黑刀 > 退鍍Mazzer > Alpha coating Mazzer
Alpha coating Mazzer不但粗顆粒較粗,細粉也更多或更細
粉餅表面有些部分是糊的看不出粉狀

Rossa PG壓力曲線盡可能做到和Bianca相同
前3秒無壓,然後4秒升到9 bar,升壓速度先慢後快
達到9 bar後維持到萃取結束,末段有自然下降一點,Bianca也是一樣
16g粉,27秒萃取32.9g,如果早半秒移開杯子可能會跟昨天的數據更接近

咖啡液用針筒採樣後套上小飛碟,直接滴入ATAGO並稍微靜置一會才按START鍵
按照說明書是要靜置約20秒
我都是先喝再測,一方面可以鍛鍊人肉TDS,一方面可避免看到數字先入為主
和昨晚檢測時的溫度相差0.3度,昨晚是30.4度,剛才顯示30.1度
測得TDS 9.34,萃取率19.21%,比昨天高0.56%

味道與口感有差異但不大,調性相同,厚重感好一些些
看來這支豆子不像豆表看起來重,豆表有一點油光但沒有出油

這樣看來退鍍不算失敗,這個結果可以接受
折騰完畢
chuan07
我繼續努力看看,看看鍍層刀盤磨了25磅之後會不會真得變得好棒棒[大笑]
bakafish
回顧之前買GG刀盤時發的文,Mazzer刀盤磨豆效率是比GG刀盤差一些,以現在13秒 vs. 20秒來看似乎是合理,萃取率我就先放一邊,味道好就好,Daniel大給了不少豆子,可以好好做個比較[XD]
很久沒用Tanzania磨espresso
剛試了一下,同樣是南希寶莓姬,磨最細
16g粉,6 bar,22秒34.9g,TDS 10.09,萃取率22%
跟大錐刀做個對比
只是好玩而已,不好喝
口感粉粉的,不是沙沙的那種顆粒感
可能是極細粉造成
在針筒套小飛碟過濾時就明顯的要壓比較大力才能濾出
bktangle
鱼大试试804ls对比mc4意式看看?
bakafish
之前有想要測,但當時用的深焙豆不適合,這週末換支豆子試試
太久沒用Rosco,拿出來玩玩


同一支豆子,粗細度沒調好,太細
16g粉用了14秒升到4 bar,總時間40秒,萃取32.8g
TDS 9.6,萃取率 19.68%
bakafish
對啊,用autosol擦過變很亮,但維持不了多久,所以後來就不處理了
ee21
突然想到,可以拋光後, 上層奈米鍍膜. 像是Nanotol這類的, 應該可以維持好一段時間
之前把804LS拆開清潔時,把調校刀盤平行度墊的鋁箔拿掉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刀盤平行度變差
用中焙以上的豆子18g,需要磨比較粗
用到原廠刻度3(自訂刻度3.3)以上就容易亂噴
但從乾濕粉餅實在都看不出有什麼問題
肉眼看粉餅還是比大錐刀細又均勻
以前大多用15g粉,或是淺中焙以下的豆子,要磨比較細,所以都沒發現磨粗會噴
也不確定是否刀盤平行度的問題

剛才用原廠刻度2.8(自訂刻度3)
18g粉42秒萃取36.5g
TDS 10.4,萃取率21.08%

喝起來我覺得層次和厚度都比coating MC4強的多
也比退鍍Mazzer好
甚至也比黑刀好
只就味道而言,不考慮磨粗會噴
可說是完勝

退鍍Mazzer和黑刀如果磨細拉長萃取時間,在厚度上應該能拼
但在層次上會差比較多
這就看個人偏好做取捨
南希寶喝完了,今天換喝小D調

繼續研究804LS磨粗會噴的問題
發現用最近流行的細針WDT工具就會噴
用我之前使用的架槍式3支鹽酥雞竹籤WDT就完全OK

804LS原廠刻度3.5(自訂刻度4.3)
18g粉30秒36.3g
TDS 11.56,萃取率23.31%

MC4退鍍Mazzer,鎖死退一圈刻度5
18g粉29秒37.6g
TDS 10.07,萃取率21.03%

804LS crema較厚,顏色較淺
攪拌後喝完,層次清楚但不突兀,口感滑順
喝完杯底醬油膏狀,乾掉之後平均分佈質地均一

MC4 crema較薄,顏色較深(時間短流速快萃取多顏色卻較深)
攪拌後喝完,層次也是清楚,但比較像是各立山頭,各自為政
刺激感較強,有些澀感,滑順度低,完全就是我熟悉的Mazzer 186C
喝完杯底一開始是醬油膏狀,但乾掉後是變成散開的塊狀斑,質地較不均勻

804LS再次實力碾壓MC4
感覺應該放兩台804LS才是正解
不過804LS做espresso也是有缺點
殘粉約0.6g,隔天第一杯如果沒先用一些豆子把殘粉清出來,流速會變快
還有磨手沖後再磨espresso,第一杯流速也會比較快,推測也是因為少數殘粉影響

明天再把粗磨刀盤裝回去,看看退鍍後有粗磨有什麼不同
bktangle
鱼大有没有试试用804ls和mc4对比下拿铁奶咖的情况,YouTube的说法是mc4更适合拿铁奶咖一些。平时我基本是喝拿铁为主。不过807ls配上ims sf粉碗的浓缩非常非常好喝
bakafish
MC4是否更適合做奶咖很難說,和什麼磨對比,什麼豆配哪個品牌的奶,咖啡萃取的參數,咖啡和奶的比例都有關係,不過咖啡有一兩個味道比較突出,在加奶後或許仍能突顯,以及加奶後或可消除澀感,的確能抵消一些不利
把粗磨刀盤裝回去不需拆刻度盤
只要把豆倉鎖緊刀盤鎖死,就可以卸掉刀盤中央螺絲
把粗磨刀盤和撥豆棒放回去再將中央螺絲鎖緊,轉豆倉退回昨天的刻度即可

昨天習慣性做了RDT
今天就以沒有RDT先做一杯,再用RDT做一杯

無RDT
18g粉32秒萃取37g
TDS 10.04,萃取率20.637%

有RDT
18g粉28秒萃取36.5g
TDS 10.18,萃取率20.642%

由於萃取率相當接近,所以上面列到小數點後3位

有RDT這杯的流速,和昨天無粗磨有RDT較接近
與第一杯無RDT比較,外觀也同樣顏色較深,crema較薄,質地較不均,澀感多一些
但跟昨天那杯相比
可能因為少萃取一秒,萃取量和萃取率也少一點
刺激感和澀感都不像昨天那杯重
不過,如果差一秒有這麼大差異,甜蜜點也太窄了
也許是有粗磨對Mazzer刀盤也有影響

今天這兩杯,外觀差異較大
喝起來無RDT較好,但好不多
兩杯都算順口好喝

我把撥豆棒往內彎一些
這樣不裝safety cap,直接放入puff也不會被撥豆棒打到
但是老問題依舊,只用puff無法完全吹出殘粉,倒入18g磨出17.7g
磨完時先停機再用相機吹球從粗磨刀盤的缺口吹氣
才能把位於粗磨刀盤下面,躺在Mazzer外刀盤上的破碎殘豆吹下去
再開機才能磨出這0.3g
bktangle
鱼大再测试测试是不是因为双刀盘了口感更顺口好喝了,吃粉0.3g我觉得可以接受,但是这个吃粉量是否是恒定的,如果是几乎恒定的话,我的习惯是多下0.3g的豆子磨
bktangle wrote:
鱼大再测试测试是不是因为双刀盘了口感更顺口好喝了,吃粉0.3g我觉得可以接受,但是这个吃粉量是否是恒定的,如果是几乎恒定的话,我的习惯是多下0.3g的豆子磨

雙刀盤就測試到這了
從這兩天的結果來看,我覺得RDT和萃取率的影響更大
Mazzer 186C在我認知裡本來就是容易過萃的刀盤,把萃取率降低味道變好是合理的
RDT的副作用可能比我以前認知的更大
包括對刀盤氧化的影響,以及對萃取不均的影響

今天做的這兩杯我會覺得好喝,也有可能是804LS沒有出動,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比昨天那杯好,我也不想追究到底
如之前說過的
喝咖啡並不是每次都在比較來比較去
當下覺得好喝就是好喝,即使是在沒有比較的前提下也沒有關係

粗磨刀盤到底有沒有用,我還是認為可有可無
之前拆掉主要是因為它擋到我清殘粉
現在裝回去是因為我找到了即使有粗磨刀盤在還是能清殘粉的方法
那就裝回去,省得我還要找地方存放這個零件

殘粉0.3g當然不是恆定的
外刀盤上能容納的碎豆量有限
只是舊粉不一定會被新粉推下去
在刀盤乾淨時,磨一份會少0.3g
磨下一杯可能只少0.1g
再磨下一杯,卡的那0.4g可能發生山崩,掉了0.2g出來,結果出粉就多了0.2g

以定量磨豆機來說,差異在正負0.3g是常有的,不是什麼大事
但以家用single dosing來說,已經花了時間在秤豆重
如果每次豆子都秤好好的,磨出來卻會有時多有時少,那我會覺得很煩
現在已經找到清殘粉的方法就好多了
bakafish wrote:
雙刀盤就測試到這了
從這兩天的結果來看,我覺得RDT和萃取率的影響更大
Mazzer 186C在我認知裡本來就是容易過萃的刀盤,把萃取率降低味道變好是合理的
RDT的副作用可能比我以前認知的更大
包括對刀盤氧化的影響,以及對萃取不均的影響

今天做的這兩杯我會覺得好喝,也有可能是804LS沒有出動,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比昨天那杯好,我也不想追究到底
如之前說過的
喝咖啡並不是每次都在比較來比較去
當下覺得好喝就是好喝,即使是在沒有比較的前提下也沒有關係

粗磨刀盤到底有沒有用,我還是認為可有可無
之前拆掉主要是因為它擋到我清殘粉
現在裝回去是因為我找到了即使有粗磨刀盤在還是能清殘粉的方法
那就裝回去,省得我還要找地方存放這個零件

殘粉0.3g當然不是恆定的
外刀盤上能容納的碎豆量有限
只是舊粉不一定會被新粉推下去
在刀盤乾淨時,磨一份會少0.3g
磨下一杯可能只少0.1g
再磨下一杯,卡的那0.4g可能發生山崩,掉了0.2g出來,結果出粉就多了0.2g

以定量磨豆機來說,差異在正負0.3g是常有的,不是什麼大事
但以家用single dosing來說,已經花了時間在秤豆重
如果每次豆子都秤好好的,磨出來卻會有時多有時少,那我會覺得很煩
現在已經找到清殘粉的方法就好多了


谢谢鱼大,
这么说的话其实如果有镀层的情况下降低了萃取率,提高了清晰度可能也不是坏事,当然这个只能等机器到了再测试了。

0.3g上下浮动的残粉我个人可以接受,因为以我现在807ls的使用情况来说,当磨完意式磨手冲会多0.3-0.5g之间粉,磨完手冲磨意式会吃粉0.3-0.6g之间。等mc4到了。就专机专用就会好很多。

但是现在也觉得秤豆有点烦,所以在看e80sgbw除了多了秤刀盘也升级成和807ls一样的刀盘,虽然可能有点重复,但是使用体验会舒服特别多,手柄机器上一放接粉,然后电压上一放,机器上一扣,这个体验太舒服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