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度、萃取率、水粉比,兼談espresso與手沖


chan.chenhao wrote:
大手沖壺,小手沖壺,濾杯,手沖架,計時器,秤,杯子*5,濃度計

每段注水前(-10sec)先以小手沖壺量好所需水量, 在最後一秒時(45sec)更換杯子並開始注水.
(須注意大/小手沖壺水溫)

磨豆等前期準備->(-10sec)小手沖壺準備50g水->(0Sec)注水->(5)注水完成->(35)小手沖壺準備70g水->(45)更換杯子/注水->(55)注水完成->(85)小手沖壺準備60g水......


出門前趁空檔先實際操作一次,看流程有什麼問題。深深覺得由機器來做會更好。

1)小手沖壺沒辦法將水倒乾淨,改用奶泡鋼杯手沖。

2)小手沖壺水溫(奶泡鋼杯)在流程中時間因素沒辦法做有效量測,改以流程穩定性取代。

3)沒有手沖架,改以賽風壺架取代,出口有時會在與壺架結合處有旁流,滴到承杯外,還是要有手沖架。

大概是先發現這些問題。

偏甜沖法,簡單試喝,一段一段往前加的過程(一、二杯時忘了換杯),發現越來越不酸,往甜的方向移動,全段平衡的邏輯應該是可以成立,不過實驗還是要做,需要一些實際數據。豆子是瓜地馬拉日曬黃卡度艾,好久沒喝到這種酒味超重的咖啡(knc修正後,只喝耶加的惡習應該可以拋棄了),想起小時候外婆常喝的五加皮。

出門了。

拆了木架式冰滴的架子重新組裝,當手沖架用,發現承杯太遠還是會亂噴,放棄。改用快速交換下壺的方式替代。

剛又試泡一次,接到第二杯時,客戶電話進來,又毀了,間隔快二十分後面的三、四、五用滾水一起下,比松屋還松屋。

本來是偏酸泡法的一杯,因為時間拉太長,沒那麼酸,很意外的也沒苦味或後段惡味,15:1果然很保守,特別是前面第一杯又流那麼多下去。沒進行數據量測,意外狀況只好等重來再測。用喝的簡單判斷一下,第一杯和第二杯有點像,但淡很多也沒那麼豐富,第二杯量少但是是整杯的精華,又濃又酸,三、四、五是稍淡而單調的甜。

今天的額度(手沖的)差不多用完,明天再戰。

chan.chenhao wrote:
A.紀錄各段液重/TDS (也可稍微嘗嘗各段味道)
0115:可能還得紀錄各段濾杯水流畢至下壺的時間點. eg: 5s:完成注水,35s:水完全流至下壺,45s:第二次注水.
B.每杯取1/2(or 1/n)重量, 組合確認Case1甜/Case2酸的主觀認定仍存在.(N=看要實驗多少組合,若要實驗兩種組合則分三組)
然後就開始進行各種混合了. : p
C.Case1 在第五段移除 Case2-Case1第一段 重量差(比), 補回純水
D.Case1 在第五段移除 Case2-Case1第一段 重量差(比), 補回Case2第一段
......(應還有其他可組合來試看看的.)
補#119組合及其他想到資料:
E.Case2 第一+二段 + Case1第三+四+五段 => 味道是否等同原Case2?
F.Case1 第一+二段 + Case2第三+四+五段 => 味道是否等同原Case1?
G.Case1 第一+二段 與 Case2 第一+二段 兩者液重/TDS, 主觀味道
H.Case1 第三+四+五段 與 Case2 第三+四+五段 兩者液重/TDS, 主觀味道


搞一下午,數據出來了,最後失去專注力,E和F已無法判斷。

水250g:粉16.6g, 15:1, 瓜地馬拉日曬黃卡度艾,knc刻度3.5,水溫是滾水入奶泡鋼杯。

每次注水量分別是
40-60-50-50-50與
60-40-50-50-50

A. 偏甜總濃度1.51, 分段2.19(22.2g), 2.66(46.6g), 1.51(44.6g), 0.88(46.7g), 0.53(49.3g)
偏酸總濃度1.47, 分段2.11(38.5g), 2.89(32.5g), 1.53(45.1g), 0.84(47.6g), 0.45(48.6g)

B. 偏甜與偏酸存在。

C. 偏甜第五段移除第一段重量差補回純水,比偏酸沖法稍酸,小差異。

D. 偏甜第五段移除第一段重量差補偏酸沖法第一段,比C.更像偏酸沖法,很難分辨差異。

G. 兩者第一+二段都是2.55, 但偏酸沖法酸一點點,小差異。

H. 偏甜後段1.02, 單喝有點苦味,回加無法察覺,偏酸後段0.97, 沒有苦味。

下次不敢一個人玩這個,太恐怖了。原來分十個下壺還是小兒科,量測根本像地獄。
we543543 wrote:
搞一下午,數據出來了...(恕刪)

謝謝We大的資訊


補:Case1中數據:3.1619=209.4*1.51%, 3.0714=SumOf各段萃取物重.Case2同

第一/二段是否因 悶蒸/水量 不同而導致萃取了不同的化學物質呢?
補:除第一段還有悶蒸功效外, 其他各段的注水量是否能代表其 萃取深(強)度呢?(增加了接觸時間), 第二段沒萃取到的化學物質, 在第三/四/五段是否有機會補萃取(eg:70:50:70:55:55, 是否會把其偏酸的方向又拉回偏甜呢?), 下午有在思考這樣的問題...

we543543 wrote:
C. 偏甜第五段移除第一段重量差補回純水,比偏酸沖法稍酸,小差異。...(恕刪)

這個主觀認定蠻有趣的. "比偏酸沖法稍酸"是指
C1.Case1第五段補水後比Case2第五段稍酸
還是
C2.Case1 (1+2+3+4+5-重量差+水) 比 Case2(1+2+3+4+5) 稍酸.

被女王命令泡咖啡, 晚點再聊...

補:
再次整理:
A.B
=>萃取主要集中在1/2/3段, 即使是第一段為悶蒸+萃, TDS也頗高.
C.D
=>Case1第五段移除16g(或依比例), 然後等重加入水(TDS:0)或Case2第一段(TDS:2.11). 主觀體驗 調整過後的Case1酸度 與 Case2相近.
G.H
=>
第一/二段喝的出Case2略酸, 第三/四/五段喝的出Case1略苦.

所以, 先前所論述的
"四六沖第一段悶蒸時流到下壺的咖啡趨近於水, 酸/甜感差異是後段萃取量多寡之狀態產生"
=>
結論1:第一段即使是悶蒸多流到下壺的咖啡液其TDS也(遠?)高於水.
結論2:調整第五段水量, 再補水, 即可控制酸甜(?)
Q:此處如何說明A.補16g水 及 B.補16g TDS:2.11咖啡液的 主觀酸體驗是相似的? 總TDS差約11%, 這11%造成敘述中的喝起來略有差異, 但酸的方向是確定的?(原敘述中並未提到口感濃淡)

補水後計算之TDS:(總萃取物-移除萃取物)/液重*100
=(3.1619-0.0848)/209.4*100=1.4695
補2.11後計算之TDS:(總萃取物-移除萃取物+新增萃取物)/液重*100
=(3.1619-0.0848+0.3376)/209.4*100=1.6307

chan.chenhao wrote:
謝謝We大的資訊第...(恕刪)


C2.Case1 (1+2+3+4+5-重量差+水) 比 Case2(1+2+3+4+5) 稍酸.

先回這個,其他的目前腦袋空空,無法分析。明天再來。

bakafish wrote:
在我先前寫四六沖法的那篇裡面,也跟您是差不多的想法


昨晚偶遇一篇講四六沖法的,怎麼差不多我想的都講完了,越看越奇怪,比對之後一驚,原來是魚大之前那篇,被啥中國咖啡網整篇盜用。

我之前看魚大那篇到底看到了什麼?還要自己這樣繞一大圈。
chan.chenhao wrote:
結論1:第一段即使是悶蒸多流到下壺的咖啡液其TDS也(遠?)高於水.
結論2:調整第五段水量, 再補水, 即可控制酸甜(?)
Q:此處如何說明A.補16g水 及 B.補16g TDS:2.11咖啡液的 主觀酸體驗是相似的? 總TDS差約11%, 這11%造成敘述中的喝起來略有差異, 但酸的方向是確定的?(原敘述中並未提到口感濃淡)


結論1的數據之高讓我嚇一跳,但與第二段相比還是萃取效率較差。這次是為了方便多流一點到下壺方便取樣,平時一二段我是分三七而非四六,差距應該會更大。

結論2我認為沒有疑慮,如果手法時間完全相同,單純水粉比高低的問題(濃度差不考慮的話)。

補16g/n水對總量似乎差距不大,實喝偏酸卻很明確,因為喝前就主觀認知濃度會有差異,怕有誤判,還反覆不斷比較。補16g/n TDS:2.11咖啡液那段為什麼會相似現在回想起來怪怪的,專注力還沒下降,取樣過程應該沒出錯,每支杯子也都有自己的滴管,不會搞錯。哪天有空就針對這部分再試一次。


另外,這次手沖用鋼杯(第一段要先預熱,不然少少水入壺溫度掉很大),發現四六這個手法並不太講究手沖壺,真的是直接從中間一股腦倒下去就行得通。

we543543 wrote:
最近ptt上有一則很...(恕刪)

在這樓 借問一問題 :

有時手沖的咖啡液 喝起來會黏嘴

置放一下 表面有一層像沫又像油的 ......

這是什麼現象 ??


kk978978 wrote:
有時手沖的咖啡液 喝起來會黏嘴

置放一下 表面有一層像沫又像油的 ......


只能用猜的。

喝起來會黏嘴應該不是(手沖的)咖啡黏嘴,而是(咖啡刺激產生的)唾液黏嘴。

表面有一層像沫又像油的 ...,kk大用什麼濾材?濾紙、濾布還是不銹鋼濾網?沒有圖片只能用猜的,咖啡油脂,濾紙能濾的比較乾淨,然後依次保留更多。有人特別喜歡那個,我無感。

we543543 wrote:
結論2我認為沒有疑慮...(恕刪)

忽然想到,若 "G. 兩者第一+二段都是2.55, 但偏酸沖法酸一點點,小差異。", 則 "酸/甜感差異是後段萃取量多寡之狀態產生" 是否仍成立?

還是這邊還得看 Case2 第一+二段 與 Case2 全段 酸度差異大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