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用過Hario Syphon沒玩過KONO版的,聽說KONO版的雖然貴很多但是水上升後溫度比較穩定,使用Hario Syphon的經驗,在水往上緩緩上升到頂點的瞬間會突然有很多氣泡往上衝,如果在這個瞬間把粉末倒入上座,會有一大半的粉末被氣流沖散,這樣可以減少第一次攪拌需要的力道和次數。
以前聽過一種說法,說攪拌會帶出尖銳的酸味,所以拿著Syphon用手搖晃壺的方式不拿木匙攪拌,另外也有人說攪拌太用力或次數過多,會帶出澀味,但是也看過老師傅一直攪不停,各有各的風味,我覺得還是看個人喜好。
按照物理的常識!

我推後放粉一票..

因為,倘若先放粉;"底粉"接觸熱水的時間相較與上層粉的時間來得久!

因此就不容易掌控整壺咖啡的味道一致性..

再加上咖啡粉顆粒的粗細自然變異的地方也就更多了!

所以..我投後放粉一票,且粉要快速一起下粉而不是一匙匙下粉!
前陣子小弟試過kono陶瓷濾器,在hario tca-3上。

所有條件不變,相同流程,得到的初步結果是kono比較厚,主觀上覺得濃度變高了,
好像很划算,但風味也變呆了,這是比較負面的部分。hario風味較活潑。

當然不是說kono真的比較呆。一方面不是全套kono,一方面也沒針對kono做調整,
就這麼下判斷是不對的。因為天氣越來越熱,賽風煮出的咖啡大概要放個15分才喝
得入口,賽風就先收起來,等秋天再試吧。

不過,換一個小小的濾器差那麼多,真嚇一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