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磨豆機的"頂"在哪裡?

afenliu wrote:
感謝各位大大耐心的...(恕刪)

不是喔 是 咖啡很簡單 別想得太複雜
你的機器和別人的機器 你的技術和別人的技術
有著本質的不同 當然無法完全復刻
就像EES200你配EK43也未必就會變好啊
因為他的表現力本就不到
但也不是說砸大錢就會變強
事情都是循序漸進的
夠用就好 就像 EK43和SJ、小飛馬600n、小飛鷹300A 一樣煮syphon 我覺得差異並不大
豆子是先決條件 再來是技術 最後看機器 別把它看那麼重
小拉霸有其限制 不要太強求 如果有機會的話
我有小台kstouch和SJ 可以試試看平刀風味 也許會是你喜歡的味道
好啦...其實我是很想喝小拉霸的味道..

澈毛·剎剎 wrote:
豆子是先決條件 再來是技術 最後看機器


有點不太同意, 如果是80分跟95分的機器, 舌頭可能分不出來.
但如果是30分的機器, 跟90分的機器. 那機器的排名就在技術前面.

就好像有一很高級的黑鮪魚, 給一位很利害的生魚片料理師, 但卻給一把沒開鋒的刀...
切的稀巴爛的...怎麼"號鉤"

好技術可以補修正設備上的小偏差, 但要把如花拍成志玲...別開玩笑了...

不管是做什麼, 真的要玩, 設備就要有一定的水準, 別因為設備磨了信心, 損了樂趣..

alon.chang wrote:
有點不太同意, 如...(恕刪)

想法的問題 今天30和95差很多
但先想想一件事 小飛馬真的只有30?
他的30是因為前面太多名 還是出粉品質太爛?
也有人去盲測 心理因素居多
調包測試

我想說的是 如果是平刀追刀鬼齒 當然會有一定上的差異
而且主要在口感上的差異 就像我們用拉霸機和pump機一樣
但在單品 其實這是我一直強調的 在手沖/塞風上 其實機種的差異影響並不大
至於細粉 好多人把它看得太重要 去追求0細粉那是不切實際的
豆子破碎的過程就會有細粉
要達到一定顆粒研磨 怎麼可能0細粉

而小飛馬 小飛鷹 在他們並沒有爛到不能評的條件下
EK43只在均一度上和細粉量上確實有比較好

下面一個是EK43 一個是SJ
可以猜猜看誰磨了哪個 雖然是在不同的萃取方式下

澈毛·剎剎 wrote:
也有人去盲測 心理因素居多...(恕刪)

那個內容不叫做盲測
盲測是必需在受測者完全沒有任何訊息也無法推理猜測的情況下進行
引用的連結中那種做法會充滿不確定性,甚至受測者可能會說謊
所以只能遺憾的說,那是個無效的測試

而且網路上的文章,說真的不用太嚴肅去看
就算是大師所寫也不必照單全收
誰知道說的是真的假的,是不是像那些勵志作家寫出來的故事一樣,其實都是編的?

文中有一點是確定的,人的確很容易受大腦影響
不僅僅只是心理作用,還有可能心理影響生理
所以藥物的實驗都必需要有安慰劑做對照組
安慰劑在某些人身上也會出現效果,就可能是心理影響生理



澈毛·剎剎 wrote:
至於細粉 好多人把它看得太重要 去追求0細粉那是不切實際的

0細粉? 有人追求這個嗎?
要追求0細粉還不容易,需要什麼高階磨豆機,拿個篩子篩一篩不就成了,要多乾淨有多乾淨
以我做測試用的300微米標準篩來說
如果把300微米以下的細粉篩的一乾二淨,手沖根本很難進行
因為沒了細粉,粉粒之間全是空隙,水一下子就穿過去,萃取率可想而知


澈毛·剎剎 wrote:
下面一個是EK43 一個是SJ

沒有意義
光是憑照片,連拍照的角度光線焦距都不一樣,能猜中都是矇到的
更別說磨出來的粉在拍照前隨便晃一下都會改變表面粗細分佈的狀況
而且就我的經驗,在沒有篩掉細粉之前,其實看起來都差不多
但沖出來味道一定有差(當然我也可能是被大腦影響)

用肉眼看不出來,不代表沒有差別
只要把細粉篩掉,再用點巧力把粉搖晃一下,讓粗細分層,均勻度就會現形
而一台磨豆機,影響味道的因素也不是只有均勻度和細粉量

我再拿之前我做的測試照片來舉例,下面這兩張照片是同一份咖啡粉,在篩完細粉後拍攝的




在討論高階機器究竟好到哪個程度之前
請先確認做咖啡的人技術等級到哪,喝咖啡的人味覺評鑑能力又到哪
以自己的喜好去說哪台磨的好喝哪台磨的不好喝,或是兩台機器差距多少
訴說的其實只是自己的感覺,而不是測試報告,這樣的評價也只是對自己有用而已
換一個人來喝,因為喜好不同,評價就會不一樣
好比上面提到的細粉量對味道的影響,喝同一杯,也會有人覺得影響很大,有人覺得無所謂
(還有技術派的人認為手沖技術完全可以解決細粉過多的問題)
均勻度高還有人覺得喝起來太單調,要粗細不太均勻才好


對於心理作用強的人,或是心理會影響生理的人
我覺得如果手頭夠寬裕,去買高階機器也OK
就算技術不到家,味覺解析力也不好
反正入手後身心滿足最重要,喝咖啡不就是為了喝個心情愉快

bakafish wrote:
反正入手後身心滿足最重要,喝咖啡不就是為了喝個心情愉快


魚大這句話說得中肯!
每個人的 頂 應該是不一樣的吧
有錢人你要買最貴的都可以 因為頂對有錢人來說 不算甚麼,但真的可以有效利用頂的商品來做出好效果嗎?見仁見智

對咖啡沒有什麼品味的人來說,3合1就很好喝了,還需要好產品來使用嗎?

只要你覺得買的商品是你的需求,沒有什麼叫做 頂

afenliu wrote:
只要是懂咖啡的人都建...(恕刪)
bakafish wrote:
那個內容不叫做盲測盲...(恕刪)

磨豆機可影響的差別大同小異
我個人的推論 萃取條件越極端的方式
其所受影響也越大
就如義式 同樣一台機器用不同磨豆機
其影響的味道差別是很大的
(當然也牽涉了其他種種的因素)
但在手沖或syphon上 差異並不會大到如義式那般(也可能是整體濃度的關係)
所以並不是用便宜的磨豆機就一定煮的不好
太執著追求軍備競賽 而忽略自身技藝和品鑑能力 是本末倒置的 行有餘$再去追求不遲
機器永遠推陳出新 追不完 不如放下ˊ_ˋ
這是我想給樓主的一點建議
澈毛·剎剎 wrote:
但在手沖或syphon上 差異並不會大到如義式那般...(恕刪)

不同的磨豆機會突顯出不同的味道
您覺得差異不大,但或許有人覺得差異很大
這也是屬於前面所說,個人感覺與喜好的部份

有點像IT界在搞資安
沒做0分,有做起碼60分,要做到80分不太困難
要做到90分,這就得花許多精力和大把鈔票了
80到90差異大不大? 值不值得花那些成本? 因人而異囉

一直追求最高階的機器,那是有錢人做的事
通常我的建議是,如果真的有心入坑,
就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也就是能付得起的價格範圍,找你覺得最好的那台
之後就有好一段時間你可以不必再看其他機器了,專心精進技術吧
花了一堆傢斯之後真心發現....
豆子不好、不新鮮...
一切都是枉然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