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306 wrote:
瓦斯與酒精燈萃取出...(恕刪)


還是溫度控制
不是熱源
分別這二件事,很簡單

現在的電子鍋煮的飯
比你用柴火煮的好的機會大多了
為何?
因你不熟悉柴火的火候控制
除非你真的熟悉它

一如熬稀飯
同樣鍋具、同樣水米比例
大火、中火、小火之控制才是關鍵

感覺最後 加上鮮奶 味道好像都一樣了....


林俊宇0922 wrote:
感覺最後 加上鮮奶...(恕刪)


如果你追求的味道只是加鮮奶
那麼開這棟樓討論就顯的很多餘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 F.A. Hayek
如果你能夠完全控制炭火,那也是ok。這表示對酒精燈的不瞭解,也就是kono為何堅持要用酒精燈的原因。

math306 wrote:
如果你能夠完全控制...(恕刪)


是啊,在你眼中KONO是神
和神抵觸就是不對的
完全可以理解你對酒精燈的支持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 F.A. Hayek
不是那個意思
我意思是說 我每次煮失敗 都用鮮奶蓋過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很快就冷掉 冷掉就變難喝
很快就冷掉了,這原因 會有很多 !! 包括 氣溫、水溫、杯子的溫度....... 都是會影響 咖啡的溫度。

當然..... 您可以使用其他的方式,來處理 溫度的問題。 比如說..... 關掉冷氣、或是 先將杯子加溫.....做 溫杯的動作 !!



另外..... 為什麼 咖啡冷掉 就會變的難喝 ? 這應該跟豆子 本身是有很大的關聯。 換別的豆子吧 !








林俊宇0922 wrote:
不是那個意思
我意思是說 我每次煮失敗 都用鮮奶蓋過 大笑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很快就冷掉 冷掉就變難喝...(恕刪)
咖啡豆要煮的時後再磨
不要一次磨完放在密封罐中

我控火能力差
所以就用瓦斯爐煮
用瓦斯爐把水煮到上壺後
瓦斯爐轉小火
調整到上壺冒小小小氣泡再下咖啡粉
快速攪拌讓所有的咖啡粉浸潤到水
默數第20秒後輕輕攪動飄在上層的咖啡粉
攪拌匙不要伸太深
主要是讓飄在上層咖啡粉能被萃取到
然後在默數第60秒熄火
用濕抹布把下壺降溫
將咖啡拉下來
煮的過程大約1分種

進階的煮法
約第20秒的時候
可以觀察上壺表面的咖啡粉
會變得相對比較乾燥
就可以攪拌
攪拌方法請用髮夾彎式輕輕攪拌
攪拌完可以開始聞咖啡香氣
如果聞到一股甜味或咖啡乾粉的香味
就可以熄火拉下來

經驗上
攪拌太早或太早拉下來
喝起來淡淡的有水味
如果攪拌匙伸太深或攪拌太用力或煮太久
就會有苦澀味出現
喝完不會回甘

林俊宇0922 wrote:
不是那個意思 我意...(恕刪)
討論了這麼久 大致上 應該都只剩下經驗

不彷問問大家的豆仔都去哪裡買呢?


話說伯朗咖啡豆仔 會很爛? 還是跟咖啡店用的不一樣

林俊宇0922 wrote:
討論了這麼久 大致...(恕刪)


不知道你住那裡
個人是都使用在地烘焙店的咖啡豆
平均每個月消耗2磅
一次都買半磅用完再買
初學建議先買中焙的熟度
好的咖啡豆不會因為冷掉就變難喝
反而會不同的風味層次出現
我個人比較喜歡泠掉的咖啡味道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 F.A. Hayek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