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yricky wrote:看完 吳則霖的比賽實...(恕刪) 不好意思想請問一下低溫把手到底是什麼概念?上網查了很久沒查到,或者我也忽略了。但聽咖啡業者不是都說把手必須卡在機器上讓它維持一個溫度嗎?這樣沖煮的變異才不會太多?
GoRdan* wrote:不好意思想請問一下...(恕刪) 降溫萃取最快就是調整咖啡機沖煮溫度但WBC的設定參數是全部一致 固定不可調所以才有這樣的作法想成手沖的降溫會稍微比較好理解...端看沖煮的咖啡師想要什麼味道 然後想辦法讓他更突顯出來
根據 吳則霖的敘述, 這跟他所選擇的豆子 有關係,因為他想呈現 的茉莉花香及果香,在高溫的狀態下,香味一下子就會不見了 !! 所以 才會使用冰水 將萃取手把給降溫。以我個人的經驗,也發現 我在使用 摩卡壺所萃取的咖啡,會比起 義式咖啡機所萃取出來的味道,還要更重,苦味更多。 我在想..... 是因為 摩卡壺的水 在加溫的時間較長,水加溫到沸騰的時間,咖啡粉也是被持續的被熱給蒸煮。 之後.....我使用 摩卡壺的時候,我會比較 偏好直接 加已經沸騰過的熱水,再上火,減少加溫的時間,避免煮出過苦的咖啡。這跟 您的咖啡豆,還有 烘焙的深度、您想要呈現的咖啡的味道有相關連。 有一些機器 可以透過 PID 來調整 鍋爐內的溫度。是同樣的道理。 手把掛在機器上溫手把,是避免 萃取時的水溫降低,所以要 溫手把。GoRdan* wrote:不好意思想請問一下低溫把手到底是什麼概念?上網查了很久沒查到,或者我也忽略了。但聽咖啡業者不是都說把手必須卡在機器上讓它維持一個溫度嗎?這樣沖煮的變異才不會太多?...(恕刪)
chrono79925 wrote:降溫萃取最快就是調...(恕刪) 如果是照這樣的講法 冰鎮的目的 也只是因為比賽環境不能調整溫度可是如果自己玩 就可以直接把PID調低一點 是吧?所以這個冰鎮把手單純是在WBC比賽的原因因為自己有時候煮 淺烘培的非洲豆 也會調到88 90 來試看看味道稍微不苦 但是也沒有改善很多所以我猜Berg Wu最終 是用了非常好的咖啡豆~話說這幾年台灣的咖啡比賽參賽者 真的很厲害以前開始玩義式 去看WBC大概是2010年 就覺得國外很強 亞洲地區 都一下就被淘汰但是現在台灣選手拿了冠軍 看來全世界也要開始注意台灣了!!
GoRdan* wrote:不好意思想請問一下低...(恕刪) 小弟不才的試了一下,相同條件下改變把手溫度。。1:模擬連續沖煮後把手高溫的狀態下填粉。2:冰鎮完後填粉。。冰鎮完後萃取口感溫和多了。。小弟用哥斯大黎加蜜處裡,淺培。。。詳述我說不出來,但可以嘗試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