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視覺系當道餐廳只要擺盤好看就是一片叫好管他是廚師還是工讀生做的咖啡豆有碎豆只要沖泡出來口味可接受就是好的外國出了一堆預磨咖啡粉。研磨之前有碎豆嗎?我家烘焙都是手挑,粒粒精選不說誰知道進口二級品,挑挑就當一級品在賺。好市多沒挑豆,但他也沒騙你的錢
正想幫星巴克說點好話我自己也只買黃金烘培系列,其它都謝謝再連絡,但是Starbucks Reserve Roastery裡面現烘秤重賣的咖啡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arf01 wrote:星巴克的豆子,個人感覺勉強還能喝的只有黃金烘培那一個系列的......(恕刪)
其實星巴克對於推廣 "日常喝咖啡" 的功勞是相當的大而豆子的問題星巴克並不是目前主流咖啡文化的公司稍微了解一下咖啡發展史 就會清楚知道是上一代的產物然而 這也不代表星巴克只停留在過往近年他們也積極的在轉型西雅圖跟上海的旗艦店就是個例子不過 烘焙這回事大量烘焙本來就沒辦法顧及品質光是豆子都沒辦法挑了 碎石跟雜物可能只看選石機有沒有選乾淨以目前台廠的選石機 也沒把握做到100%剃除雜物最後一個重點咖啡豆是農產品 不要把"料理"過的農產品放太久比較好反之 買放太久的產品自然就............我自己能接受的範圍大概是烘好一個月內的熟豆(半磅, 未被擠壓的優良保存熟豆)然後一個月內喝完它 (沒辦法喝太快, 因為還有自己烘的豆要喝)
chrono79925 wrote:星巴克並不是目前主流咖啡文化的公司稍微了解一下咖啡發展史 就會清楚知道是上一代的產物 主流要看怎麼定義。個人認為UCC、星巴克、雀巢這些世界級的公司在主宰當前世界的咖啡文化吧。市場的角度,第三波至少目前還是小眾。以台灣來說,光小七一個通路佔了市場10%以上,加上其他的連鎖紙杯咖啡的總和,應該才是主流。精品咖啡是發燒友的咖啡,站在發燒友的角度去看世界,容易誤判這個世界的現實。
we543543 wrote:主流要看怎麼定義。...(恕刪) 應該說 咖啡正在發展的文化就是第三波以拒絕深烘 微型店 與人分享互動為主星巴克 UCC也知道這點所以UCC才在台灣開兩間亞洲旗艦 積極轉型全家 也跨入了SO的領域不是!?小七 也找源友合作推SO掛耳包這都是轉型的一種別忘了 雀巢他也買下了藍瓶至於超商煮不煮的好 這應該不太重要我覺得他們有一個標準分數吧以該價位來說 對他們而言及格就好畢竟是全自動機 別太苛求至於下一波是什麼 倒就不重要了持續追求自己的目標就好冠軍也表示他不在乎現在到底是第五六七八波